孟光涛脸色阴沉,狠瞪祝贺他和离的小妹一眼。自己见不得人的病症被天子与百官皆知,往后岂还有他的翻身之时?
孟光野五味杂品,她与大哥和离,他打心底里是欣喜的,但又夹杂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涩然之味。他亦为大哥忧心,此事对天家而言虽微不足道,但却极不光彩,天家就这般轻易地放过大哥了么?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
半个时辰后,两道圣旨再下孟府,一道喜极,一道悲极。
湛莲受诏策封皇妹,赐公主,封号康乐。单单两字昭示皇帝哥哥良苦用心,他以前希望她一生欢乐,如今愿她安康喜乐。
湛莲手捧圣旨,思及哥哥满溢温情。
另一道圣旨为孟光涛所得,上言孟光涛曾为朝官行为不检,极尽有辱斯文之事,辱没大梁百官颜面,天子震怒,命其自宫谢罪。
当孟母弄清自宫二字作何解释时,她白眼一翻晕了过去。
孟光涛抓着圣旨,半边眉毛剧烈抖动,“我要面圣,我要面圣!”他对着太监发狂喊道。
孟光野拦着兄长,怕他再得一个蔑视圣旨的罪名,那恐怕就连小命都不保了。
好不容易让下人将已然似疯似癫的大哥扶了下去,孟光野抹了把脸,重重叹了口气。
“他保住了一条命,已经是开恩了。”
孟光野转过头,湛莲站在身后看着他似笑非笑。
这算是在安慰他么?孟光野无奈,摇了摇头,面色柔了一分。
“我明儿就走了,孟二爷。”
“嗯,保重。”
二人对视片刻,湛莲展颜,“我大抵很快就有公主府了。”他若递上拜帖,兴许她会让他进府游览一番。
孟光野沉默片刻,却只是说道:“那就恭喜了。”
湛莲略为失望,她点了点头,转身欲走。
“……若我递上拜帖,公主可容我进府一叙?”待她走出几步,孟光野的声音响了起来。
湛莲回过头,勾唇而笑。
隔日湛莲搬离孟府,奉旨暂住后宫。
原以为这事儿告一段落,谁知风云又起。
苗云不知听了谁的妙计,跑到午门前击鼓鸣冤告起了御状。被笞了三十板后,她的诉状送到了皇帝面前。
她告的正是孟府一家不信守承诺,苦苦寻夫几载,寻到了夫家却不无人迎娶她过门。
明德帝淡淡道:“孟家欺君罔上,一并抓来投入大牢,等候发落。”
“你想杀了她么?”湛莲问。
孟光野回过神,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欲言又止,在石椅上坐了一会,直直盯着湛莲看,喜芳差点儿想上前说非礼勿视了。
湛莲水眸微挑,明知该喝斥却不愿开这个口。
她是怎么了?她不免奇怪自己这古怪的情绪。
幸而孟光野终是挪开了目光,他站起来,顿了一顿,对湛莲说了一句,我走了。
湛莲起身相送。
孟光野让她留步,他再深深看了湛莲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两日后孟光野休沐,湛莲早早做了准备,换了一套平民妇人的装束,在头钗与腰带上小小作了文章,看上去仍然娇美可人。
然而孟光野的小僮来,说是二爷有他事,不能陪她往街上去。
湛莲听了很是失望。
只是夜里小僮再来,奉上一个锦盒。湛莲打开一开,正是活灵魂活现的哪吒闹海泥人。
湛莲拿在手中把玩了好一阵子,笑容挂在唇边久久未去。
隔日早朝,垂手抬步走向大殿地大臣们个个心思重重,愁眉不展。
顺安立在龙椅旁,带了几分同情地扫视朝臣。
自天子扔下两本折子后,阶下文武百官都绞尽脑汁揣摩龙心,这几日皆在朝上各抒己见,将孟家、全家、郝家、黄家之间的纠葛搅得一塌糊涂,还与意见相左同僚争得面红耳赤,天家在龙椅上愣是神情冷漠,一声不吭。
顺安自个儿揣测了一番,这孟光涛的折子陛下是留了好一阵子了,孟光涛的破事儿天家早在将全四小姐嫁去之前就已知晓。陛下这会儿才拿出来说事儿,定是另有所图。他琢磨着十有八、九跟孟夫人脱不了干系。只是这弹劾黄宝贵的折子,他却看不明白了。陛下惦记着永乐公主,自会包庇保宁小侯爷,并且这原是孟家二爷与小侯爷之间的矛盾,虽说这事儿对小侯爷不利,但也是陛下一句话的事儿,莫非陛下这是想将孟家两兄弟一齐斩草除根?可这联名上奏的不是别人,那是清远侯郝阳曜啊。若要办这孟光野,陛下岂不是要把清远侯也牵扯进来?
“吾皇驾到,百官跪迎——”小太监唱喝道。
众臣齐齐下跪,明德帝着龙袍戴玉冠大步走上龙椅坐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那声音听不出喜怒,众人偷瞄宝座龙颜色神色,好似比昨日又阴沉一分。这般下去,他们大抵全要拖出去砍头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小太监又唱宣道。
齐相国与工部分别禀了一件要事,明德帝一一吩咐了下去,而后扫视众臣,“众爱卿,如何?”
于是朝廷上争议之声再起,仍旧是那两道要命的折子。
忽而一人站出来,执笏禀道:“陛下,臣以为,孟光涛虽无廉耻,其夫人全氏却是可怜。陛下当初虽是无意好心之举为二人赐婚,岂料孟光涛隐瞒实情,害了孟夫人一生。”
众臣皆讶,齐齐看向平时甚少出声的尚书左史卫英达。心想他莫不是傻了,天家赐婚一事本就事含隐情,虽说如今全四小姐得了圣宠,但这尚书居然当面指责陛下犯了错误,不是找死么?
谁知皇帝陛下并不恼,反而幽幽开了金口,“爱卿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