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城中内乱

大晋太宰 青山铁杉 2239 字 12个月前

忠于烽上王的军队同贵族们私兵展开了搏斗,他们主要集中在内城的王宫之内,士卒在自相残杀。训练有素的王宫卫队逐步占了上风,这一场内乱下来,高句丽内两大部落当中的大贵族消失了大半,足足死了两千多人。

人是烽上王杀的,但是外因肯定是围城的燕王,如果不是司马季非要困死高句丽人,当然也就不会有这种事。烽上王有理由把责任推给燕王,燕王也不在乎,债多不压身。

司马季当然不在乎高句丽人怎么样,他对古代这种农业社会已经完全有了了解,什么特么太平盛世,一天三餐不饿死你,没有波及全国的大乱,这就是太平盛世,好好活着别想太多。至于一州之地的水旱灾害,三年两年总会出现,至于一郡之地的绝收、冰雹、地震,年年都有,一年全国十几几十个郡出现绝收、产生流民纯属稀松经常,靠天吃饭还指望风调雨顺么?

他连晋人身上的灾害都办法不多,哪还有时间顾忌高句丽人是不是冻饿而死?

“大王,现在继续坚守的话,我们可能很难熬到春天,就算是拆了多余的房屋,用来生火,似乎也略有不足!”一名刚刚被提拔的大臣对着烽上王开口道。

“那怎么办?相国说出城诈降已经被杀了,对方根本就不准备放过我们。”烽上王有些发神经一般的笑出声道,“没有办法,一天一天熬吧。”

每一天都有城中的高句丽人因病死去,幸亏是冬季不会造成瘟疫横行,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刚刚过去,国内城这段时间都因此死了四五千人。有一句话很确切的形容城内的困境,年好过日子难熬。

这当然是好事,所谓事出反常即为妖,一直以来不加以控制逃民。要么就是城中没有发现逃民,这显然并不可能。第二就是城中对逃民并不在乎。因为逃民也不太知道重要的消息,既然想要逃离国内城,守军可能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现在逃民一下子没了,第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不用逃了,城中的情况越来越好,天降伟人烽上王,撒豆成兵让万民拜服!这特么也不科学啊。

第二种可能,那就是城里出现了变故,这个变故肯定不小,到了让普通人都能知道的程度,所以国内城的守军开始严防死守,不让逃民出城,省的被抓住了泄露了城内的虚实。

不过在司马季看来,要么是缺粮、缺柴火,要是在发散思维想了一下,没准是内乱了!

但是几天以来毫无动静,就算是内乱可能已经被平定,只是目前还不知道最终的胜利者是谁?不过从多半个冬天的试探来看,如果是一般贵族和烽上王交手,司马季觉得烽上王的赢面应该大一些。

这也不能完全说是开脑洞,围城日久有人坚持不住是很正常的。起一点歪心思来个卖主求荣都在预料当中,都不用翻开古籍寻找例子,八王之乱当中长沙王司马乂不就是这么被干掉的么?东海王司马越害怕洛阳城破自己被牵连,突袭了长沙王司马乂。

然而最终投降的时候,一见到城外和乞丐没什么区别的大军士卒,差点连肠子都悔青了。要是不卖主求荣,没准围攻洛阳的军队自己就撤退了。

听到了司马季的看法,何龙的眼睛就是一亮,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好消息,不由得提议道,“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攻城,会不会在对方军心不稳的时候拿下国内城,结束战争灭掉高句丽!”此话一出,慕容廆也表示同意,慕容氏的壮丁基本上都拉出来和晋军协同作战了。

虽然因为冬季降临,慕容运带着重骑回到了部落震慑宵小,但他这个首领一直在外的话,这个心理总是有些没有底,所以同意了何龙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