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慕名而来!

夺嫡 南华 3351 字 9个月前

陆谦道:“那边为何聚集了那么些读书人啊?”

陆谦这么一说,洪申才看到耳门那边,落落有四五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正在交头接耳,他心中恍然,忙道:“老爷,让奴才过去问问?”

“不用了,我过去和他们说说话吧!”

陆家二爷,江宁闻名,他最大的名头便是礼贤下士,下面养的门客无数,看到有读书人在门口聚集,以陆谦的性格哪里能不过问?

门口的几个读书人看到了这边的动静,都连忙过来向陆谦行礼。

看到陆谦一身从五品官的补服,其中一名士子兴奋的道:“您是通政使陆谦陆大人?”

陆谦是南朝廷通政司通政副使,这名士子故意不说副字,自然是有讨好的意思,陆谦眼看这几人谈吐不俗,心下也十分高兴,道:

“鄙人正是陆谦,不知几位小友来陆家有何事?天下读书人是一家,几位小友无需拘礼,但有所求,便直说出来,只要我陆家力所能及,绝无推辞之理。”

陆谦看几人的神态,以为他们是手头拮据,亦或是慕名想来陆家打秋风,这种事儿陆家可以经常碰到,陆谦向来对这种事儿都很宽容,他礼贤下士的名声便是因此而来的呢!

“陆大人,误会了!我等过来是听闻陆大人之子陆铮公子从扬州回到了江宁,我们皆慕陆公子之名,特意过来想一睹公子真容!”为首的一名才子鞠躬道,语气非常的诚恳。

他这话一说,身后一名才子道:“正是,卞兄说出了我等的心声,某素喜欢诗词,有幸读到陆铮公子的神作《将敬酒》,惊为天人,今天也特来想一睹公子风采!”

“呃……”陆谦一下愣住,整个人僵在了当场不知道如何说话。他身后的洪申更是脸色煞白,这是什么事儿?

陆铮要回江宁的事情怎么……怎么传出去的?还有,这陆铮有什么了不起的?其声名竟然波及到了江宁了么?

陆谦骑虎难下,只好把陆铮没有归家的事情给几名才子照实说清楚,道:“几位小友,既然来了家里,还请去厅堂说话,我立刻安排人备酒菜,今天就请小友们吟唱喝酒……”

陆谦话说一半,那姓卞的才子便道:“陆大人,不必了!哎……”他使劲的跺了跺脚:“看来我得到的消息是讹传,可惜,可惜!既然陆铮公子不在,我便不叨扰了,这便告辞!”

他说完,转身就走,其他的几名才子也都失望之极,纷纷向陆谦道别,转眼间四五名才子便走得无影无踪,偌大的门牌坊下面就只剩陆谦主仆两人呆立当场。

“洪申,你这一趟扬州去的好啊!”陆谦淡淡的道,他看向洪申的眼神一冷,洪申只觉得后背有一股凉意升腾而起,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真是见了鬼了!”

陆铮和花寒筠的距离极近,却没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亲昵。

如果不是昨天晚上那一夜的荒唐,陆铮自己都不会认为两人这样的距离有什么不妥。花寒筠的脾性就是如此,人比花娇,作风大胆,笑里藏刀。

倘若她笑吟吟,背后肯定就藏着一把刀,她和陆铮的交锋并不是第一次,在张家人的眼中,陆铮和二奶奶便是死敌,这两人之间的交锋从来就不同寻常,就像今天这样,看上人畜无害,两人像是距离近,其实暗中还指不定藏着什么刀光剑影呢。

阎老头走了,他终究还是给陆铮留了东西,一块残玉加上一个叫“童子”的人,陆铮将玉收好,心中却已然明白,阎老头的这一次动作原来是处心积虑,早就安排好了。

陆铮如果能够更敏锐一些,机警一些,他兴许能够察觉,只可惜陆铮中了小三元之后,春风得意,恰又得柳纨的欢心,郎情妾意,更是让他飘飘然,最终才导致现在的措手不及。

“二嫂子,你既然关心我的事情,那正好,我在十字街的这一份股就留给您帮我照看。另外还有止水书院的那边的宅子,那是皇家的赏赐,暂时不便出售,也一并交给您来打理归置,不知道这样二嫂子能不能满意?”

陆铮这话一说出口,花寒筠咯咯笑起来,道:“这还差不多,你放心吧,十字街的生意在我手中定然会越来越旺,你的那一份好处,也绝对少不了你的呢!”

花寒筠笑起来了,周围送行的人都松了一口气,陆铮洒然登船,抱拳看向众人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陆铮这一次回江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再回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此一别之后只求将来还能重逢!”

陆铮这几句话说得洒脱,送行的很多人却忍不住垂泪,张敬哽咽的道:“铮哥儿,你高中举人之后我一定要去江宁给你庆贺,回头你我兄弟可一定要不醉不归!”

船家升帆,小船缓缓驶离码头,新城河画舫之上,忽然传来女子的歌声:

“长亭外,古道边,黄草碧连天……”

陆铮心中一惊,送行的众人也不由得齐齐看向歌声响起的画舫,有人惊呼道:

“是琦兰,琦兰大家给陆公子送行呢!”

琦兰抚琴,曲式怪异,这词曲正是陆铮昨天在玉山之上唱的词,想来是紫嫣将这曲和词传给了琦兰,这首词在琦兰口中唱出来,那股忧伤凄凉更加让人动容。

陆铮站在船头,他身后的影儿已经泣不成声,远处画舫之上,琦兰身后那个叫小蝶的胆大妄为的丫头也泪流满面。

犹记得去年这个时节,衡芜书坊外面,那个时候陆铮还籍籍无名,一个少年和一个丫头一人在岸,一人在船上,每日清晨都得见一次面,每次结局都是小蝶向着陆铮的方向泼一盆洗脚水……

光阴荏苒,一年光景过去了,那时候的情形已经变成了记忆。少年不识愁滋味,只因没到离别时,很多画面在陆铮脑海中浮现,他目光迅速从画舫上挪开,他左右环顾,熟悉的两岸的景色飞快的逝去,他终于再也忍不住,眼眶泛红,泪水迎风飘洒。

扬州,陆铮是不会忘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