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刚刚入官场的毛头小子了,回去一路上他仔细揣摩,慢慢的竟然悟出了很多奥妙,他越想越觉得今天自己在宴席上的表现简直是精彩绝伦。
通过这样的波折,他也很清楚梁泉义的想法,很轻松的找到了他和梁泉义之间存在的差别和分歧点。
梁泉义上位之后,他需要考虑稳固地位自然不能全靠聂永,扬州八县,聂永一个人是被孤立的存在,梁泉义老是跟他走近能行吗?
所以,他必须要和其他的各县搞好关系,这其中就包括宋瑾、马学望,所以,聂永被冷淡并不是偶然。
不过,今天聂永这一番发飙,却是间接的对梁泉义有帮助,至少宋瑾和马学望因为这件事官声大跌,只要那些不不再之铁板一块,梁泉义官大一级压死人,各个击破,分化拉拢便大有可为了。
聂永对自己也有了定位,他本身就是个火药桶,别人用他也在防他呢,一方面,聂永是遭戴相迫害的,有这个身份时时刻刻都能用来对戴相一党攻击。
而另外一方面,聂永正因为这个身份,让很多人敬而远之,当今朝廷戴相权力极大,谁愿意和聂永走近,平白无故树那么大的敌人?
聂永今天的所作所为便是对自己身份的巧妙运用,敢于发飙,敢于开炮,而且一旦发飙,威力十足。梁泉义想过河拆桥,他也要想一想聂永不是省油的灯,想用聂永上位之后,便想当甩手掌柜,没那么容易呢!
聂永脑子里思绪纷飞,想着这些种种,他越想越深入,越想所领悟得越多。到最后,他心中倏然一惊。
他扭头看向旁边,陆铮耳观鼻,鼻观心的就坐在他的旁边,神态平静,不喜不怒。
看他的模样,也不过就十几岁,虽然个子长得有点高,但是面容中依旧能让人感受到少年的稚气。
看到陆铮,聂永想到自己脑子里的众多纷繁芜杂思绪,陆铮同样了若指掌,甚至比他更清楚,更明白,更洞彻一切,他就难言内心的震撼。
陆铮还是个少年啊,还是个孩子啊,怎么就能如此厉害?莫非这世界上还真有所谓的天才么?
今天这一场宴会,如果不是陆铮提醒他,他不可能会有这么大的收获,他甚至根本都不知道梁泉义和陕氏竟然有那样一重关系呢!
可是,他不知道的事情,陆铮却知道得清清楚楚,不仅知道得清楚,而且很快便给他出谋划策,让他大获全胜。
“铮哥儿,来扬州这么久了,你想家吗?”聂永忽然开口道。
陆铮愣了一下,轻轻摇头又点头,他忽然想自己的家在哪里?江宁陆家么?那是个比扬州更陌生的地方呢!
梁泉义脚都跺肿了,他心中把宋瑾和马学望骂了一千遍。
蠢货啊,真是蠢货,本来一场好好的宴会,大家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气氛轻松多好啊,结果弄成了这样。
梁泉义目光投向聂永,神情复杂之极,聂永这火爆脾气他今天总算领教到了,难怪这家伙在京城竟然惹到了戴相,他这个脾气不改,哪一天触怒圣上都不奇怪呢!
可是想想今天的事儿,还真不能怪聂永,因为聂永今天不说,宴席散了一旦被人捅出了“内幕”,那样后果会更严重。
童子试是朝廷的童子试,不是梁泉义的,扬州是皇上的扬州,他这个扬州知府只是代天子牧一方而已,一旦出了事情,他的罪责不小呢?
“聂大人,这一位少年郎莫非就是陆家的铮哥儿?”梁泉义目光看向陆铮道。
聂永道:“不错,他正是那‘将进酒,杯莫停’的陆铮,这一次我新河县数百名学子下场,他是当之无愧的案首!”
聂永说这话底气十足,陆铮在考场上的事情,经历的波折不小,虽然他的考卷被张承西调换了,但是陆铮是聂永最关心的对象,他早就授意吴辅对陆铮高度关注。
张承西自以为生不知鬼不觉,其实吴辅将他的小动作一切都看在眼中,心中都跟明镜似的呢,张承西最后的卷子并没有换成功,因为吴辅又将陆铮的考卷换了回去。
所以最终聂永看到的卷子,还是陆铮自己写的考卷,所以,陆铮的案首终究还是凭的自己的本事得到了,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陆铮对张承西说自己交一坨狗屎上去都能得案首云云,那更多的是在言语上对张承西施压而已。聂永其人,并非昏庸糊涂之人,如若不然他也不会在京城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罪戴相。
倘若陆铮真不学无术,时文不足以成为案首,以他的性格断然是不会“破格”的,在这点上,聂永行的正,坐得稳,腰杆挺得直。
聂永报出陆铮的名字,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在场的年轻学子中,陆铮的名气无疑是最大的。
他的诗《将敬酒》、《咏梅》等都已经成为了扬州口口相传的佳作,自他出现之后,扬州才子已经很少提止水四杰的名号了,这一来是因为止水四杰中有两人已经离开了扬州,而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陆铮的崛起,在才子们的心中,他的才学不在止水四杰之下。
如果说陕氏兄弟成为案首,那是佳话,陆铮成为新河县案首,那就是实至名归。他不得案首才是让人震惊呢!
一时各县的才子都纷纷上来和陆铮见礼,连陕氏兄弟也过来和陆铮见礼,陕强目光锐利,盯着陆铮道:
“陆兄,这一次府试我们兄弟不和你争,可是道试我们兄弟就非要和你争一争,我辈都是读书人,诗词上我们兄弟甘拜下风,但是经典才学,我们却还需要陆兄指点!”
陕强和陕斌,两人模样都生得很清秀,虽然经历了刚才的事情,但是他们的谈吐丝毫不受影响,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案首是因为猫腻而来的,显得非常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