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服老者和张承东两人的神色瞬间变得极其精彩,麻衣老者的棋显然高很多,他已经反应过来陆铮的确是赢了,他辛辛苦苦杀了陆铮一大块棋,原来却是陆铮主动弃给他的。
在这方寸棋盘之间,两人斗智斗勇,斗到最后,是陆铮技高一筹,用一块大棋作为诱饵,让麻衣老者钻进了他的陷阱中而不自知,最后当麻衣老者自以为一击定乾坤的时候,陆铮却忽然转身,然后再定睛一看,陆铮的局面竟然占尽了优势,而且优势不可撼动。
围棋很复杂,其中似乎永远都蕴含有某些颠扑不破的哲理,古人对围棋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现代围棋那般深入,这种哲理一旦展示出来,对人们的思想会造成更大的冲击。
后面的盘面变得很简单,两人落子的节奏忽然加快,当陆铮落下最后一颗子,儒服老者迫不及待的道:“数子,数子!”
陆铮道:“我赢了七子,侥幸得很!”
儒服老者脸色大变,他盯着陆铮,就像看怪物一般。
陆铮说的结果自然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三个老人围在棋盘旁边,认认真真的数字,数字结果不多不少,陆铮赢七子。
全场雅雀无声,三个老人面面相觑。
这个结果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震撼了,这局棋他们一直都坚定的认为麻衣老者处在绝对优势的局面,有太多的地方陆铮在关键时候都退让了,可是其实局面一直都在陆铮的掌握之中。
这在他们看来很不可思议,可是如果棋局不在陆铮的掌握之中,为什么棋局一结束,陆铮便准确的报出了双方的差距?
这实在太让他们震惊了,因为陆铮实在太年轻,他们当然不会知道陆铮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现代围棋的形势判断并不是数子,而是通过数目的办法,可以精确并且快速的算到双方的差距。
通过一局棋,能够带来这样震撼的效果,陆铮也很意外,其实从水平来说,他还真的差一些,只是对手从来没有遇到过他的棋路,麻痹大意才让他最后胜出。
麻衣老者等三人久久不语,他们陷入到了巨大的震撼中回不过神来,陆铮道:“其实是阎师手下留情了,至少有三次,阎师都没有选择最激烈的下法,要不然棋局的胜负实在难料!”
三个人齐齐的扭过头来看向陆铮,麻衣老者道:“小友怎么称呼?”
“学生姓陆,名铮,江宁人!”陆铮按照后辈的礼节恭恭敬敬的行礼。
麻衣老者轻轻点头,道:“此处你可常来!”
陆铮连忙跪谢道:“谢谢阎师,我定然常来拜会阎师。”
儒服老者长袖轻轻的一甩,道:“陆铮,从明日开始,你可以来观山书院读书!希望你能砥砺奋进,努力学习。”
“啊?”
陆铮一下愣住,旋即内心狂喜,他没有想到这儒服老者竟然是观山书院的老师,对了,他姓桂,观山书院山长、扬州名儒桂亮不就姓桂么?
他一下回过神来,连忙跪地谢道:“学生谢过桂师,学生一定专注学业,不忘家训,不负师恩。”
一局棋终,煮茶正香。
收了棋子,张承东三人便开始品茶,麻衣老者姓阎,张承东称他为阎师,儒服老者姓桂,张承东叫他先生。
张承东并没有刻意给两位介绍陆铮,不过麻衣老者却注意到了陆铮的存在。
品了一会儿茶,麻衣老者抬眼看向陆铮,道:“少年人,是你想读书么?”
陆铮微微愣了一下,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麻衣老者微微皱眉,道:“小小年纪,心中却尽是功名利禄之心,你倘若读书无所成也就罢了,真要是侥幸有了一点成就,恐怕不是朝廷之福,不是百姓之福。”
陆铮心中“咯噔”一下,旋即有一种想笑的冲动。
眼前这老家伙,装什么大尾巴鹰呢?这年头谁没有功名利禄之心?在座的三人,坐在这里都像是高人隐士,可是心中就没有功名利禄的心思么?
陆铮两世为人,人生阅历哪里是别人随便几句言语就能有所动的。
他察言观色,感觉这一位阎师和桂师似乎都入过仕途,估计在仕途上碰了壁,这才有郁郁不得志的姿态,往往这类人最喜欢起高腔,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古代这样的人很多,当官不成,不反思自己的为人做事,总喜欢把原因全归结于官场的黑暗腐朽,退下了之后立刻对自己进行道德包装,搞得自己真像是高人隐士一般,其实看到别人平步青云,他们心中羡慕得很呢。
他们愈是羡慕,往往愈表现得不屑一顾,并且还要把这种不屑用诗词文章来告诉天下人,后来的某些人常常用这些诗词来赞赏作者的品性高洁,其实真正明眼人都懂作者的那种复杂的心态,这样的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陆铮从来不认为这种人能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但是,对陆铮来说,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学习时文,他的那点可怜的自学能力,根本不能支撑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梦想,没有的老师的指点,他如能能参加科考?
另外,他找不到老师,也进入不了读书人的圈子,不进入圈子,他哪里有机会展露自己的才华?
眼前这两位老者对陆铮来说就是合适的老师,倘若肯教陆铮,陆铮要入学的愿望不是间接的达成了么?
一念及此,陆铮脱口便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对草没了。学生以为,但凡是读书人,都有功名利禄之心。
倘若都没有了功名利禄之心,朝廷危矣,国家危矣!”
陆铮这话一说,麻衣老者和儒服老者两人齐齐一愣,张承东则是倏然挑眉。
儒服老者道:“小哥儿?你这话可有典故?”
陆铮淡淡一笑,道:“没什么典故,只是偶尔听一游方僧人胡乱吟唱了一首歌,学生心中有所感而已。桂老师有兴趣,我把这一首《好了歌》吟一遍,让您品鉴。”
陆铮当即便往后吟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陆铮一首《好了歌》吟完,麻衣老者和儒服老者两人齐齐动容,尤其是麻衣老者,狠狠的拍了一下交椅的扶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