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世人多好利!

夺嫡 南华 3364 字 9个月前

江宁陆家,扬州张家,这都是鼎鼎大名的世家,顾至伦在扬州虽然薄有名气,可是和张家这样的世家哪里能比?

本来他很看好陆铮,觉得和陆铮交好,将来定然会有回报。

可他得到这等反馈之后,不由得就冷了心,当然以他的心机和城府,这些都在心里,面上不会露出丝毫。

今天他听陆铮开门见山边说自己寄人篱下云云,心中不由得很警惕,因为听陆铮的口气,似乎是要有求于他呢!

他当即便心想:“这个小子,只怕是真走投无路了,我和他不过几面之缘而已,他竟然不顾唐突登门求助来了,嘿,且看他究竟想说一些什么!”

一念及此,他心中对陆铮便有几分轻视,只是他城府极深,面上不露丝毫而已。

陆铮微微一笑,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细细的品了品,道:“世叔这茶是好茶啊,明前的毛尖褪了火儿,更是不沾人间的烟火味道了!”

“呃……”顾至伦愣了一下,面上浮现尴尬之色。

他这毛尖是去年的,今年的新茶他没舍得拿出来,在江宁有新茶上火的说法,但是喝毛尖茶却是要新茶才佳。

陆铮言辞说得很委婉,听上去好似他的真的喜欢喝这等茶似的,可是听在顾至伦的耳中,脸上未免有些挂不住。

陆铮似乎并没有在意他的神情变化,他冲着外面的影儿招招手,影儿托着一个小木匣子进来。

陆铮道:“世叔,侄儿今天带了一点东西过来请你过目,您先看看?”

影儿将木匣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放着《西游记》的书稿,书稿皆是影儿用簪花小楷根据陆铮的说书记录的,今天这匣子里取过来的,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

顾至伦狐疑的接过书稿,眯眼仔细的看。

乍一看到这字就不错,然后看书的内容:

“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被分成四大部洲……”

顾至伦只看两三百余字,他双目便再也挪不开分毫,他豁然抬头看向陆铮道:“铮哥儿,这……这就是您说的《西游记》书稿?”

陆铮慢慢的喝了一口茶,道:“世叔,您再多看看,我也在您这里读一读书。”

顾至伦道:“铮哥儿,您千万别客气,我这里的书你但凡是瞧得上的,尽管取阅!”

诺大的书斋,忽然变得安静了,顾至伦全幅心神都投入到了陆铮给的书稿之中,而陆铮也站起身来踱步,取下《歆德字典》开始逐一查最近读书遇到的生僻字。

差不多有大半个月没有来书坊,陆铮每天在家里读书积累下来的生僻字,他都用自制的鹅毛笔,认真的用一张小纸条记着。他一个个将这些生僻字找到,弄清楚意思,根据切音标注出字的读音,这也是个很耗费精力的过程。

陆铮和顾至伦各有关注,书斋里面的气氛真可以说很奇特,顾至伦内心世界尤其复杂之极。

盛春已过,到了初夏季节,刚刚下过雨,新城河两岸植被苍翠,上涨的水位淹没了河两旁原来的沙砾,现在一眼望去,全是碧绿,风景更是妖娆妩媚。

陆铮带着影儿,齐彪陪同着,又到了衡芜书坊。

站在新城河大堤上,陆铮看不到远处的潋滟河水,因为水位上浮,河上的画舫都靠到了岸边。雕梁画栋,奢华美丽的画舫,遮住了人的视线,画舫上的佳人们还没有在晨曦雾霭中从睡梦中苏醒,这里的早晨非常的宁静。

“哎,小郎君又在发痴发愣哦,好久没见了,是不是又念叨着姐姐洗脚水的味道了?”金色画舫的推窗被推开,那熟悉的小脸儿又从帘幕中露出来。

这一次倒是距离极近,近到陆铮可以看到对方小脸儿上生的几颗细小的雀斑。

女孩儿并没有因为这一点瑕疵变得丑陋,反而让她看上去更充满了青春活力的味道。

陆铮一笑,冲着她挥手道:“我正在寻找你家的画舫呢,好久不见小妹妹!”

“啐!”女孩满脸通红,狠狠的啐了陆铮一口,道:“小孩儿,倚老卖老,恐怕毛都还没长齐呢!姐姐今天给你准备了洗脚水,来,让你喝个够!”

女孩脑袋缩进了窗子里,接着便真是一盆水泼出来。

水泼在堤岸边上,溅起绚丽的水花,真有那么几滴还真溅到了陆铮身上。

女孩儿捂着肚子“咯咯”的大笑,笑得快要断了腰一般,陆铮也笑了起来,唯有陆铮身后的影儿脸上浮现出薄怒之色,女孩儿用手指着陆铮取笑道:

“哎呦,小郎君房里的丫头赌气了呢,大丫头侍寝了就懂争风吃醋,你小心回去了让你吃不着了!”女孩子道,风尘女子,言辞肆无忌惮,影儿哪里听过这等露骨的话,脸“唰”一下就红了。

她道:“公子,您……您再和这狐媚子说话,我……我便先回去了!”

陆铮冲着画舫上的女孩摆摆手,道:“你赢了啊!改日再来讨教!”

陆铮说完,转身跟在影儿身后追过去。

画舫上又响起银铃般,肆无忌惮的笑声。

陆铮自从得了全套的四书之后,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来衡芜书坊了,关键是条件也不允许,经历了几次风波之后,他更是不能轻易出门。

书坊的小厮杨石头倒是很想念他,看到陆铮,十分夸张的道:“哎呦,陆公子,您可有好些日子没来了,掌柜的东家可都时常念叨您呢!”

陆铮给齐彪使了一个颜色,齐彪一抬手,直接扔了几颗碎银子给这小子。

杨石头一掂分量,足足有一两银子之多,他脸上的笑容更盛,弯下腰道:“快请,快请!”

“东家在吗?”陆铮道。

他这一次来是找顾至伦而来,所以直接开门见山。

“在呢!就在后院书房里读书,一大早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