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的冷汗‘唰’的一下就下来了,连忙说道:“既然是高祖所言,定然无虞!”
准备出言的王允等人,无不一缩脖子。
“贱皮子!”
殷昊暗骂。
他知道,如今虽不像宋朝一样,武将没有丝毫地位,但武将基本上也受文臣节制。
若是文武分离,权利必然下降,对于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而言,可没有什么好处。
“奉先,你可有异议?”
殷昊看向了吕布。
“臣无异议!”吕布出班言道,“陛下所命,哪怕赴汤蹈火,臣也在所不辞!”
“哈哈哈,奉先,你是再世战神,要为朕平天下,开疆土,臣服四夷,朕岂能让你赴汤蹈火?”
殷昊大笑。
“陛下兵锋所指,臣不死不退!”
吕布声音铿锵。
“好、好、好,有奉先所言,天下之乱,朕又有何惧?”殷昊一挥手,坐了下去,“此议既定,不需再议!”
至于具体方法,显然不会在朝堂上商讨。
这一日,殷昊斩李傕,杀郭汜,手握赤霄剑,以大势之威,一言九鼎,无人辩驳,不过到了后来,他却发现,有些大臣身上的红光已经黯淡,甚至消失!
对于这些,他不在意。
没有叛乱,哪有积分?
第二日,殷昊发下旨意,让贾诩前往董卓麾下徐荣等处,命率军进京,既往不咎,如若不从,夷灭九族。
京城已定,大军在手,殷昊已经少了很多顾忌。
可这一日,一卷檄文传入京中,却是曹操欲聚集天下诸侯,征讨董卓: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这个时代,消息传递太慢了!”
殷昊看罢之后,不禁摇头。
据他所知,曹操行刺董卓失败之后,就急速的逃离京城。返回家乡,聚集乡亲兄弟,发下檄文,欲征讨董卓,匡扶汉室。
“操啊,这个时候的你,还忠心汉室吗?”
“十八路诸侯,正好,是忠是奸,朕也一一辩之!”
“该杀的杀,该赏的赏!”
殷昊想到了曹操,也想到了刘备,不禁一笑。
三天后,贾诩回城,殷昊升朝。
“拜见陛下!”
群臣见礼,分两边站立。
在中央,跪着两个五花大绑的将军,正是李傕和郭汜。旁边还站着三人,正是贾诩、伍习和段煨。
“贾爱卿,你之功劳,暂且记下,日后封赏!”殷昊说罢,看向了段煨和伍习,这两人,都是将军出身,有一身的煞气,只是此时,都恭谨的低着头,“两位爱卿识时务,知大局,朕心甚慰!如今国家正直动荡之际,还需两位将军助朕镇守四方,平定內患,开疆扩土,建立功勋,封妻荫子,名扬千秋!”
“臣必以死报陛下!”
两人听后,松了口气,就知道他们不但不被追究责任,还会有封赏,彻底的放下了心中担忧,当即拜下。
“爱卿免礼,暂且退到一旁!”
殷昊说着,看向了李傕和郭汜。
他站起身,下了台阶,来到了两人身前。
这二人身上,都冒着浓郁的黑光,显然董卓被杀,他们被俘,有着满心的怨气。
“李傕、郭汜,你二人都是叛逆之徒董卓的部下,乱京城,动天下,其罪当诛!”殷昊语气冰冷,“然,你二人都是当世少有的悍将,朕不忍杀之,可你二人,要给朕一个不杀的理由!”
“要杀就杀,要刮就刮,刘辩小儿,我等西凉之将,岂是怕死之辈?”李傕硬着脖子说道,“悔太师不听吾之言,既然兵入洛阳,就该将皇族诛尽杀绝!”
“还真是一头凶残的狼!”殷昊低头,嘴角噙着一抹冰寒之色,“你说,朕会怎么对你?”
“嘿,不过一死罢了!”
李傕非常强硬。
“不、不、不!”殷昊摇头,“你肯定会死,但你的亲人,你的家眷,和你有关的亲属,都会为你陪葬!”
李傕脸色骤变。
噗……!
殷昊不给对方多说的机会,手起剑落,斩下头颅,让一旁的郭汜身子一哆嗦,脸色就惨白无比。
“一个也是杀,两个也是杀,就送你们一起走,黄泉路上,也好有个伴!”
殷昊再次举起了剑。
“陛下,臣、臣、臣服……!”
不等他说完,剑光一闪,头颅落,鲜血飞。
大殿之上,再次杀人,斩两位大将。
群臣无不色变,特别是文臣,很多都哆嗦不已,哪怕蔡邕、王允之流,脸色都已经万分难看。
前几日之事历历在目。
可这个陛下,今日又当着他的面杀人。
无法无天,无所顾忌。
哪怕伍习和段煨,都心中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