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募集九千万资金,李均则是占股温洲机场11的股份。”
这绝对是一个大手笔,李均不认为有人能超过均瑶外贸。
人群也是炸了。
“天吶!”
一片哗然。
“那个年轻人是谁啊?”
“他居然有一千万!”
“天吶!”
要不是会场不能带相机进来,他们都想给那个人哗啦啦来几张。
李均知道均瑶外贸今后在温洲圈内必然是如雷贯耳,他自然也能有更多机会早日接触到后世混得非常好的温洲大佬们,此次投资,李均也是借机会打入这个圈子,进入这个圈子自然以后就是朋友遍天下。
一些自己一个人吃不下的事情,完全可以和一些人合纵连横来做。
第二天。
温洲机场发布了有关温洲机场对外集资信息的公告。
集资规模定在九千多万,从民间集资八千零五十万,但是还缺口一千多万。
温洲人的陈父母官提出“不等,不靠,不伸手要”,不等上面拨剩下的款,不伸手找中央要钱,他宣布,温洲所有领导班子三年内不买车,不建房,将温洲市财政收入用来咬紧牙关建设机场。
其他投资人的信息有均瑶外贸投资1000万,是除政府以外的第二大股东。
其中有郑源畅,昔日电器大王投资200万,入股占比2点多。
有入股一百万的大佬有5人,入股五十万元的商人有十人。
入股资金十万的人数达到了一百人之多。
入股五万到八万这个区间的人数是达到350人。
入股三万左右的人数是八百人。
温洲飞机场集资宣告圆满成功,即日机场开建。
温洲人奔走相告。
华夏各大媒体头条刮起了又一阵温洲旋风,温洲农民老板集资九千万建温洲机场!
一时间轰动无比。
“这建机场不是国家的事情吗?”
“温洲就是那个农民集资建城的那个市吧?又干出一件轰动全国人民的大事了。”
“不过那个地方造的皮鞋好假啊,我穿三天就坏了啥时候他们质量能改善点,他们的款式还蛮好看的。”
“嘿嘿,刘老板,你这用麻袋扛啊,你这是投资几十万啊要。”
一个大背头喊着了前面的男人。
男人回头,瞧见是熟人。
“哟,孙老板,你也不差,你那不是拿手提箱提吗?”
“哈哈。”
“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咱们温洲这飞机场一旦建成可就是满载着金子的小船啊,一个城市只有一个飞机场,这飞机场咱们要是入了股那就是吃一辈子的资源,儿子孙子都跟着享福,投资得越多那就是越享福,可惜现在我拿不出更多,只能拿出十几万来,哪里有几十万诺!”
进入会场的通道。
温洲皮革厂的黄鹤黄老板,还有他的一些他的服装同行,看到了他们一个让他们咬牙切齿的人。
“你们看,那不是均瑶外贸的那混蛋吗?”
就是那家伙,让他们吃了很多次亏。每次他收购完厂子的货,行情都是大涨,他们每次都损失至少一半以上的利润。
那是个抢他们钱的混蛋家伙!
“怎么,他也来投资机场,可是他手里没有带钱呢?”
“哼,八成是那小子败光了,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赚了点钱,估计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赌钱干啥的挥霍掉了。”
“妈的,那挥霍的是我们的钱啊”
李均真没带钱吗,不,李均是带着一张存折来的。
扛着麻袋,太土了吧,这不符合他发家之后的气质。
下午的飞机场集资大会因为众人都拿着钱来,变得更加的火热了。
为此温洲班子特意从数个银行调取了十几名会计,分八个点登记。
现场数十个武警数维持秩序。
我入股十万。
我入股二十万。
我入股七万。
我入股三万。
……
一包包的钞票,一捆捆的是建飞机场的希望。
人群一阵骚动。
有人入股两百万。
“天吶!”
“谁啊?“
“是谁那么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