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坐定,老板就端着热乎乎的锅贴过来了,朱立诚连忙把报纸放在一边,专心对付起这一盘美餐来。不管报纸里面有什么名堂,这五脏庙首先要拜祭一下,都则的话,哪儿有力气想问题呢。
朱立诚轻轻咬开那香脆的薄皮以后,油汤立即渗了出来,他有吃锅贴的经验,所以把锅贴的底部放在盘子里,这样烫烫的油汤才不容易涌出来。
他记得上大些的时候,有个同学是外地人,第一次吃锅贴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是一大口,结果被烫得立即把咬进嘴里的锅贴给吐了出来。尽管如此嘴里还是起了一个泡,好几天吃饭都不甚方便。
吃完早饭以后,朱立诚没有直接站起身来离开,而是翻开了报纸。他边翻边用眼睛瞄着店里的情况,还好今天不是周末,这时候吃早饭的人并不多。刚才的那对母子已经走了,只剩下门口还有两个老头在边吃边聊着,他们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朱立诚这边。
朱立诚装作很随意地翻看着报纸,其实他的目标是生活版,其他内容他根本无心关注。打开到生活版的时候,他的眼睛迅速地瞄向左下角,那张照片确在其中,但是位置在最下面,应该并不引人注目,并且报纸上面的人像显然没有网站上的清楚,只有刻意去对号入座,才能看出那是朱立诚。
搞清楚了情况以后,朱立诚迅速合上了报纸,然后随手把它卷起来抓在了手上,往外面走去。
到了公交站台以后,朱立诚先是在站牌上查看了一下路径与车次,弄明白以后,点上一支烟来,耐心地等起了公共汽车。朱立诚心里想道,郑诗珞当时选择买房的时候,估计就考虑到了她上班的问题。
虽然这儿距离省电视台的距离不近,但是却不要转车,26路、93路和118路公交车都是可以直达的,交通还真是方便。她虽然有车,但是平时上下班基本是不开的,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今天,要是坐公交车的话,铁定会迟到。
朱立诚上车以后,一路颠簸,走走停停,将近四十分钟以后,才到了淮江省电视台。这不愧是省台,外表看上去非常气派,好几座楼林立其间,最高的一座,朱立诚目测了一下得有十多层,并且外表装饰得非常豪华。说实话,一般的政府部门和它相比,可要寒酸许多。
看着两边一脸严肃的四个保安,朱立诚打消了上去找郑诗珞的想法,直接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他已经到电视台门口。郑诗珞一听开心极了,昨晚朱立诚说这段日子要接送她上班,她以为对方只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想不到今天居然真的来了,她自然很是开心。
朱立诚有些不耐烦了,于是,想起有段时间没看《淮江日报》了,随手输入网址点了进去。
作为党的一级干部,对于党报党刊上的信息一定要及时掌握的,但是由于这段时间,心里比较郁闷,再加上他的仕途暂时进入了一个过渡期,所以关注度才有所下降的。
平时他都是看报纸,今天没有那个条件,只有在网上浏览了。虽说对于这种形式不太习惯,但上面内容还是一样的,所以朱立诚也就将就着看了起来。他跳跃着浏览,很快就把里面的内容大致扫描了一遍,近段时间相对比较安定,上面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消息。
朱立诚瞥了一眼网页下方的链接,把鼠标放在了《淮江晚报》什么,轻轻一点,网页立即跳转了过来。《淮江晚报》是一份信息量非常大的综合性报纸,在全国的销售量能排进前五,上面的信息量非常大。
朱立诚翻到生活版块的时候,猛地看见了一张图片,让他觉得很是震惊。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图片呢,让我们也来看一看,图片上面有一个男人,两个女人,看上去非常年青。这倒没有什么,关键的是这三个人正搂抱在一起,虽然不是很紧,但那个张开双臂搂抱的动作,还是很明显的。
在眼下的应天,要说当街遇到一男一女两个年青人搂抱在一起的话,路人倒是能见怪不怪,毕竟改革开放也十来年了,大家的思想和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现在这图片上可是一男两女搂抱在一起,那就有点扎人的眼了。
朱立诚看到这张图片觉得震惊的原因,倒不是图中这三人的姿态,而是这三个人。两个女孩虽然都只拍到了背影,但是那一身红裙,一深一淡,朱立诚太熟悉了,至于说那个男人,更不用说,那不就是他自己嘛!
虽说脸是侧着的,但是只要是认识他的人,如果留心看的话,一定能够看得出来。朱立诚仍不放心,低下头瞄了一眼,身上的这件丈青的西服,再和照片上的那男人的衣服做了一个比对,确实是一模一样。
这身西服是结婚的时候,郑诗珞帮他选的,是某国际知名品牌的,一共买了两套,一套是丈青的,另一套是淡灰的。当时在东方市的时候,郑诗珞一眼就看中了这身衣服,虽然价格不菲,但还是一下子买了两件。朱立诚清楚地记得当时郑诗珞还和他说过,这个牌子,只有东方和南粤省的一些城市里面才有得卖,就连应天也没有。
朱立诚此时如被人施了定身法一般,眼睛盯住屏幕,整个人都傻掉了。他头脑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想要使坏,于是迫不及待地看起这副图片下配的文字来。反复读了两、三遍以后,他发现好像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一个版面都是用来宣传应天汽车总站的,图片也有好多幅,这只是其中的一幅,并且特意标住了题目“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