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寇溪头也不回的走了,董迎磊忿忿的坐了下来。想不通这些跟自己的做法有什么可相悖的,更不懂寇溪为什么会生气。
起码在他看来,这个采访对牛牛是一件没有弊端的事情啊。
专访还是如约进行,最后也确实登报了。在互联网还没有兴起的年代,牛牛上了报纸那就意味着引起了轰动。
董迎磊没有想到的弊端也同时出现了,牛牛的亲生母亲跟继父都看见了这个报道。虽然多年过去,可牛牛的样子并没有变。而且报道中也将牛牛的身世公开,大肆宣传这是一个如何如何优秀的、自律的、努力的少年。
鼓吹他的天才的同时,又大肆报道他经历有多不容易。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让牛牛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别人家的孩子’。
“妈的,这是啥玩意?骂谁呢?”牛牛的继父在邻居家看见了这篇已经糊上了墙的报纸,忍不住撕了下来,拿着半截的报纸跑回家跟自己的媳妇儿发脾气。
牛牛的妈妈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那个儿子会上了报纸。
“啥意思?我儿子咋地了?”她捧着那半截报纸看了一遍,不可置信又兴高采烈:“哎呀妈呀,我儿子这么出息呢?我儿子都拿了全国金牌了?还要上奥运会?”
这种话董迎磊肯定是不能如实相告的,如果说了那就是蠢了。寇溪既然愿意为了牛牛留下来,那说明这母子二人的感情是很深的。
而且冰上项目怎么可能是南方城市能够训练的,这玩意就得在东北。牛牛跟着寇溪南下生活,那就等于放弃了他的职业生涯。他放弃了寇溪就会走了,董迎磊跟寇溪的这个缘分那就彻底的黄了。
所以董迎磊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不仅不能给寇德旺出主意让寇溪走。还得为了让寇溪留下来,不得不让牛牛坚持并更有希望的做职业运动员。
“这个简单啊!”董迎磊蛊惑着寇德旺:“他要是成为重点培养对象,甚至可以进入国家队,那寇溪不就彻底放心了么。牛牛不仅可以有工资补贴,将来还可以从事这个行业。就算是学习不行,咱们安排进体校,出来就是个体育老师。只要我在教育局,给他安排个工作那还不是轻松的事儿。”
说的好像是他是什么大领导一样,可寇德旺要的就是董迎磊的这句话。他既然能够帮着搞定牛牛的前途,就等于解决了寇溪的后顾之忧。说到底,寇德旺还是为了自己的女儿着想。
“我不是说非得让寇溪去南方,就算是不去,你看看带着一个儿子结婚真的不容易。我们家寇溪还不到三十呢,你这不是扯犊子么。你说那个霍安,坑人不坑人。”寇德旺后知后觉的解释着,但董迎磊却安抚道:“就算是南下了也没啥,我也可以掉工作。我听说那边现在都在引进人才,我过去当老师工资还能比现在高呢。”
说的寇德旺两眼冒光:“你说的是真的?你愿意去?”
“要真是能成,我咋滴都一样。我一个大老爷们,有啥怕的。”董迎磊笑看着寇德旺,双手抱拳:“我这一片赤诚之心,还靠叔叔成全啊!”
寇德旺大喜,越看董迎磊越觉得跟自家的闺女很般配。后面不用董迎磊做什么,他天天在家里面给牛牛做思想教育让他趁热打铁好好在对里面训练。甚至将打扫家务、接送孩子上学、做饭买菜的活都包揽了过来。让寇溪跟王雅芝忙着店里的事情,完完全全当了甩手掌柜的。以至于寇溪倒现在还处于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