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定下大局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贰蛋 3001 字 11个月前

赫连城轻轻点头。

他在军中已经领教过李秀淑的手段,比谁都更明白,这位公主殿下不好对付。

她纵不是武媚娘,怕也相去不远。

见赫连城点头,赫连栋犹豫挣扎的眼神便在数秒之后沉定下去,叩首道:“赫连栋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这一开口,便是让得许多人都看向了他。

赫连家掌控着甘肃军司,其底蕴和影响力,可远远不是苗家那样的家族能够相比的。

此时西夏,除去坐镇中兴府的仲孙家族以外,还有哪个家族敢妄言胜过赫连家?

赫连城的表态,意味着望族势力再度失去一臂。

无人再心存侥幸。

说到底,什么古法,什么牝鸡司晨,都他娘的是屁话。

大势所趋之下,谁还真正会去计较是不是个女人登基称帝?

再者李秀淑也说得没有错,虽然她是女流,但现在西夏皇室,除她之外,还有谁是真正嫡系?

紧接着,坐镇白马强镇军司的武家家主武登、坐镇黑山威福军司的拓跋家家主拓跋雄便也都紧跟着表态,对李秀淑俯首称臣。

李秀淑脸上笑容逐渐浓郁。

旁边,仲孙启赋眼中露出惊叹之色。显然,便是连他也不知道李秀淑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定下登基之事。

这位公主殿下,不论手段、计谋,还是胆识,真的要胜过皇上太多啊!

仲孙启赋心中很是有些感慨,为何皇上和公主殿下性格不能对调,若是如此,那西夏就真是盛世可期了。

到最后,黑水镇燕军司、西平军司也都有望族族长开口效忠。

李秀淑登基称帝之事算是就此定下。

不管这些望族族长们回去以后会如何,但她登基称帝,绝对已经没有人能够再阻拦。

至于临洮、凤翔、利州西路、利州东路四地,本就和老臣势力很是亲密,虽然四路节度使此时都还未到,但他们的态度,显然无需多说了。

“众爱卿平身吧!”

李秀淑真正以皇上自处,雍容华贵至极,轻轻抬手,“随朕进殿!”

这刻,她面含浅笑,眼神深邃。

没谁能猜想得到她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说完以后,她捧着李望元的骨灰盒,率先向着大殿内走去。

仲孙启赋紧随其后。

众名门望族抬头看着她的背影,神色复杂。

于回朝当日就定下登基之事,且和先皇下葬之日同期登基。这位女帝,当真是好大的魄力。

其后,众人鱼贯而入,走进大殿里去。

这过程里,没人交头接耳。因为谁都明白,这个时候说再多,也是没有用了。

而且真正说起来,这些望族之间本就关系错综复杂,理都理不清,虽然各家都有联姻,可谁又能信得过谁去?

李秀淑登大宝。

众人在大殿内各自站定。只是没个确定头衔,是以站得颇为杂乱。

李秀淑始终将李望元骨灰盒捧在手中,开口道:“皇兄复辟,再复祖宗基业,在座诸位,都功不可没。”

众人眼中又起波澜。

公主殿下,不,皇上已经确定登基。这是要开始论功行赏了?

有人意动,有人心思深沉。

西夏自立,现在到该分蛋糕的时候了。可这蛋糕,皇上会怎么分呢?

自己这些人,真就这样效忠女帝?

而其他人,又是什么心思?

李秀淑看向仲孙启赋,轻笑道:“仲孙太傅为我西夏殚精竭虑数十年,居功至伟,当执中书,为中书省宰相。”

饶是以仲孙启赋的城府,都不禁露出些微激动之色,连忙叩首,“老臣仲孙启赋谢陛下隆恩!”

西夏有中书、枢密二省,分执文武权柄。这中书省宰相,是当之无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再兼着有太傅之职,仲孙启赋在朝中地位更是无人能及。

虽然这本也没太出乎他的意料,但真到这刻,激动自然还是难免。

老臣种有人眼中隐隐露出期盼之色。

除中书、还有枢密、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等,都是位高权重之职,皇上会赐封与谁呢?

他们这些人暗中努力数十年,是对西夏皇室忠心耿耿。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在权力上就没有追求。

谁不想登峰造极?

李秀淑眼神却又落到拓跋雄身上,道:“拓跋家主于复辟之事亦是功不可没,仲孙太傅曾与朕言,当初若非拓跋家主在黑山威福军司登高一呼,这黑山威福军司便难以脱离元朝掌控,军心所向。朕封你为右相,掌枢密省,如何?”

拓跋雄懵了。

殿下许多人都懵了,露出极为意外之色。

枢密省执武柄,右相之职仅次执掌中书的左相,谁都以为会落在那些老臣头上。可谁想,女帝竟是有意将这职位封给拓跋雄。

拓跋雄于复辟功不可没?

屁话!

如果不是他受仲孙太傅等人蛊惑,又实在被元人欺压得很,会有支持复辟的想法?

他娘的!

有人心中不爽。

这极重的武柄,怎么就会落到拓跋雄头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