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掌柜的都是行礼,转身离去。却也在想,二公子是不是要放弃夺取蒲家大权了。
如果真是这样,等大公子入城,少不得要和大公子找机会亲近亲近才是。
特别是那些原本和蒲立信很是亲近的掌柜,心中这种想法就愈发浓郁。
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蒲立信回到自己房间后,却立刻就提笔匆匆疾书起来。
而后,便有他这院子里的仆人匆匆离开了他的院落而去。
蒲夫人大概也想不到,自己帮助家里打理产业的小儿子,竟会对执掌蒲家有着如此强烈的欲望。
数十分钟后。
这仆人悄然进了张良东的府邸。
张良东年约五旬,续着胡须,五官端正,看得出来年轻时候也应是玉树临风的俊俏后生。
“呵呵。”
看过蒲立信的书信,他轻笑,对仆人道:“你回去告诉我那侄子,我都知晓了。”
仆人连忙答应,便退了下去。
张良东将信在手里攥成团,嘴里冷笑,“挡蒲立德于城外,蒲家全力助我执掌福建?呵呵,我的立信侄子,你可真是打的好算盘啊!要我做事,却只给我个空头许诺……没有蒲家的钱,我以后去了两浙东路,却是如何打开局面?”
没了蒲寿庚的蒲家,就是一块香饽饽。
他当做没事发生似的,压根就没有让人吩咐下去,阻止蒲立德入城的意思。
只有蒲立德和蒲立信掐起来,蒲家乱了,打得不可开交,这蒲家的诸多产业,才更好夺。
蒲立信只知道张良东和自己父亲关系极深,但无疑也不会想到,自己是在与虎谋皮。
他在蒲家只是协助管理产业,眼界,有了太多的限制。
整个福州,看似平静,却是暗流涌动。
到蒲家祭奠蒲寿庚的人络绎不绝,宦宜春和张良东两人府外,也是门庭若市。
一众福州大小官吏多是放下手中差事,疲于奔走。刚到蒲家祭奠完,就忙不迭去宦宜春的府邸里。
蒲大人死得太早了些,蒲大公子局限于建宁府,还没有足够的威信和势力执掌整个福建。
不出意外,等朝廷旨意下来,福建当入宦宜春宦大人之手。
这些不知宋元议和之事的福州官吏们,显然也无法想到,他们现在的奔走,全部都会是白费。
宦宜春,不可能会成为执掌福建之人。
议和成了,福建将会是大宋之福建。
议和不成,高兴已经投宋,福建,也仍会是大宋之福建。
“如此也好。”
元真子讪讪地笑。他其实早已预料赵洞庭大概不会答应此事,是以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柳飘絮又偏回头,妙目轻轻看向赵洞庭,些微意外、复杂。
天师的意思,她也心知肚明。而对自己的姿色,她自然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想,皇上竟然会拒绝。
这样也好。
她柳飘絮,虽然甘愿为龙虎山而奉献自己。但若能不付出自己终身,显然更好。和赵洞庭接触不多,她自也不至于爱上赵洞庭。
不多时,数千道士便离开闽清而去。
赵洞庭带着许夫人、乐无偿等人回往府衙。
福州府衙。
虽然才过去半天时间,但府衙内外已是尽皆挂白。府衙内后院,有人哭泣,有人凝重,有人惶惶。
蒲家众人,不论是近亲还是远亲,以及还有那些在蒲家为仆为奴的,但凡是在蒲家内把持着些产业,有些话语权的人,这时候大多都已经匆匆赶到这府衙来,或是在赶来的途中。
蒲寿庚死,蒲家的顶梁柱轰然倒塌。
二公子蒲立信独自跪在蒲寿庚灵柩前,双目通红。
风韵犹存的蒲夫人手持念珠,端坐在灵柩旁侧,低头不语。
再旁,蒲寿庚的数个小妾或是嚎啕,或是低泣。只是几分真,几分假,便难说得很了。
这些小妾,实在是成分颇杂。有的是富家小姐,有的,却是蒲寿庚从青楼中赎来的红尘女子。
蒲夫人和蒲寿庚貌合神离许多年,吃斋念佛不管府中事,也由得他在家中胡闹。
但蒲寿庚只有和她诞出的蒲大公子和蒲二公子,和诸位小妾再无生养,这也足以能说明这位蒲夫人的不简单了。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是可,最毒妇人心。
吃斋信佛的,也未必就心善。
蒲家这样的豪门大院,大概也养不出什么心善的人来。
“嚎什么?”
低着头的二公子忽然低吼了声。
一众小妾便尽皆寒颤,不敢再发出半点声音。
蒲家家事以大夫人为尊,蒲寿庚在世的时候,就没几个小妾敢对大夫人和两位公子不敬,有不敬的,悄无声息的就在蒲家销声匿迹了,后来也没个水落石出。现在蒲寿庚死了,就更没人敢触大夫人和两位公子的眉头。
蒲立信转过头,看向灵堂中一将军,“何将军,还没有找到刺杀我父亲的凶手吗?”
何将军姓何名立马,却是这福州城的少府,掌福州城内守城军马的人。
这样的人,自是是蒲家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