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大火烧身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贰蛋 3160 字 11个月前

这点阻碍,对密密麻麻的元军造成的折损自然可以忽略不计。

连元军士卒们都好似看到破城的希望,呐喊声更是高昂,后头士卒不断接近城下。

李恒见宋军投石车“懒懒洋洋”,不禁迟疑道:“兄长,宋军该不会已经打算撤离海康吧?”

在他看来,宋军根本就只是象征性的在做着抵挡。

如果这不是虚张声势,那便只可能是宋军的大军已然准备从其他城门离开海康了。

张弘范此时也是有些拿捏不准,偏头对旁边将领说道:“探!”

很快,便有数十骑离开元军中军大阵,向着海康县的其余三个城门绕去。

炮火声中,越来越多的元军接近城墙。

在城头上放眼望去,城下数百米的范围内,元军便如同那蚂蚁般,密密麻麻。

而浮桥,也快被搭建好了。有元军士卒已是率先跑上浮桥,欲要抢先拿下城门。

这赫然是支精锐的破城小队,速度极快,个个都揣着轰天雷。

张珏、文天祥两人站在城墙角落,用望远镜不断观望着战场局势。

见得元军浮桥已快搭好,张珏放下望远镜,道:“军机令,是时候了。”

文天祥点点头,向着旁边斥候着的传令兵喝道;“传令,放火油。”

传令兵将这命令又传达给行女车上的令旗兵,令旗兵展开双臂,将令旗挥舞起来。

紧接着便有声声大喊在城墙上响起,“放火油!放火油!”

城墙上那些不曾动用的投炮车这个时候终于是开始动用起来,只是,放的不是轰天雷,而是用瓷罐密封好的火油。

还有士卒扛着木桶,将各种燃油往下倾倒下去。

城内,热气球也是冉冉升空而起。

城下无数元军被淋得狗血淋头。

张弘范、李恒看到城墙上发射的瓷罐突然密集起来,自然意外。

难道宋军并不打算撤退?

其后看到这些瓷罐竟然并未炸响,就更为疑惑了。

李恒道:“宋军这到底是想做什么?”

张弘范只是轻轻摇头,“愚兄也琢磨不到,先静观其变吧!”

他们现在大军已到城下,大占优势,他自然不会因为这点意料之外的情况就鸣金收兵。

很快,热气球飞到高空,亦是往下不断倾倒着火油。

有淋到火油的元军士卒被炸起的火焰波及,登时大火烧身,成了火人,发出惨绝人寰的叫声。

当这样的士卒越来越多,张弘范、李恒终是恍然发觉宋军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

火攻!

以他们现在大军的密集程度,宋军用火攻,他们的大军只怕会被火海覆盖。

雷州外海。

海面上还弥漫着薄雾,晨曦光芒在大海尽头的小半个天空映得黄橙橙,太阳稍稍露出半个头来。

元军数百艘海战船兵分两路,破浪而来,侵袭海康县城。

浪涛轻拍着船沿,发出唰唰的声音。

海战船上,元军兵甲林立,旌旗飘扬。

张弘范率船仍旧逼近海康县西侧海岸,距离海岸数百米后,斥候用小船上岸,发现岸上宋军已是空空如也。

而李恒率军则仍是在雷州内海海湾中登陆,亦如昨晚,大军登岸,直袭海康县城。

城外,再也看不到宋军大军踪影。只有数十骑斥候在各处快马奔驰。

双方斥候你来我往,互相不断探报。

其后,张弘范、李恒两人率军长驱直入,直达海康县外。

元军除去两万余镇守东海岛以外,还有十万士卒尽皆汇聚于海康县。

李恒、张弘范率军到海康县又是汇合,大军屯于海康县西门,大有黑云压城之势。

海康县城头上,宋军旗帜高扬,投炮车鳞次栉比,但却并没有士卒摩肩擦踵的场景。

张弘范、李恒两人立马在大军军前,远眺海康县城。虽然还未进攻,但大军已是气势磅礴。

宋军弃守海岸,这完全让两人笃定赵洞庭并未率军赶回海康,对海康县,自然势在必得。

纵然宋军有掷弹筒、热气球,但他们此时也有无数投炮车,便是两人都不觉得,宋军还有本钱能够拦住他们十万大军。

只不多时,元军中便有鼓声响起。

“攻城!”

“攻城!”

声声大吼在元军军阵中爆发出来。

元军士卒们踏步向着海康县西门而行,嘴里呼喝有声,颇为齐整。

张弘范盯着城头,嘴角勾勒冷笑,“本将倒要看看,宋军如何拦下本将这十万大军!”

李恒在旁边亦是冷笑,但其眼神,却是较之张弘范还要阴冷几分。

昨夜被苏刘义那般戏耍,着实已经让他心中怒意冲破天际。

整齐的步伐发出咚咚的声音,还有元军刀盾兵要刀不断敲击着盾牌,发出震响,更是让得元军气势磅礴几分。

到距离城墙约莫七百米处时,元军中军阵中鼓声突然急促起来。

有将领高喊:“冲锋!”

前头盾兵大声嘶吼着,突然加速,向着城墙冲去。

在他们后头,是无数推着投炮车的元军,层层叠叠,投炮车不计其数。

“放!”

城头上,赵大、赵虎两人率着飞龙军守在城门正上头,见着元军发起冲击,两人怒目圆瞪,嘴里同时大喝起来。

轰轰轰的声音接连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