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城中丽影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贰蛋 3782 字 11个月前

酒菜还未上来,赵洞庭却是发现,这其中许多人都是在讨论相同的话题。

他们说的不是元宋之战,也不是说的背井离乡,而是说的女人。

“我们刚刚进城的时候,后边跟着位仙子,你瞧见没有?”

“你说的仙子,可是那位穿着白衣的姑娘?就离着我们后头不过数米远。”

“可不是,除去那位,还有谁配得上仙子这两字啊?”

“还别说,当时我正巧也回头看到她。乖乖娘亲,瞧见那仙子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心都不动了。”

“哼!”

同桌的女眷们不禁微微发出哼声,已示不满。

但是,即便是同样身为女人的她们,却也对那位女子的美貌感到惊艳,甚至连半点嫉妒的心思都生不起来。那真是天仙般的美人。

“诶,你们说那位仙子到底是什么人?怎么能出落得那般漂亮?”

“定然是百花榜上的仙子,只是不知道是哪位。”

赵洞庭听到白衣两个字的时候,心里已是微动。这时终究忍不住,向着旁侧不远正在谈论这事的那桌食客,问道:“诸位说的这位仙子旁边,可还有位青衣剑客跟着?”

那桌人顿时都向他看来。

因为清场的举动,让得这些人都意识到赵洞庭不是寻常人,不敢怠慢,其中有个汉子连忙答道:“小兄弟说得正是,那白衣仙子旁,的确还跟着位中年青衣剑客,小兄弟也瞧见了?”

乐无偿眼中眸光闪动。

显然,这正在被谈论的仙子就是他们在东安江畔遇到的和君天放同行的那位姑娘了。

赵洞庭连忙问道:“诸位可知晓这仙子和青衣剑客现在前往何处去了?”

对于君天放这样的大高手,不能招入麾下,他始终觉得有些不甘心。

但是,众人却都只是摇头。

赵洞庭心里微觉可惜,见状便也不再发问。

等酒菜上来后,原本打算好好休憩休憩的他匆匆吃过饭,便又带着赵大等人离开客栈,直奔城西门方向而去。君天放原本说去梧州,可此时却出现在谭津,而且是从东城门入城,赵洞庭隐约觉得,他可能也是要去平南。

然而,到城西门,却仍然并未看到君天放和那姑娘的身影。

赵大问赵洞庭道:“皇上,咱们不去见那任伟了?”

赵洞庭在车辇内答道:“任伟可以日后再见。赵大,你去问问城门士卒,可否见到君天放和那姑娘出城?”

赵大嘴里微微嘟囔着走开。

很快,他又走回到车辇旁,道:“他们已出城两刻钟了。”

“好!”

赵洞庭道:“立刻出城,去追他们!”

既然在这里又遇到君天放,那便是缘分了。赵洞庭绝不愿再放个这样的大高手。

他现在手下正缺的就是这种人。想想元军那些个将领帐下都是武林好手成群,可他这个大宋皇帝,旁边却仅仅只有乐无偿能够真正算是江湖中人。

这是遗憾,也是缺陷。

剑意起,湖面波澜微惊。

三日后,赵洞庭一行人于近午时分到得梧州城。

梧州城北门数十兴国军士卒守卫,拦下车辇,“梧州城已禁,请前往别处。”

梧州城内连处干净的水都没有,城内仅剩的不到百数百姓都被文天祥随军带往平南。空气中,仿佛都还飘着极为浓郁的死气。

不过此时,城内还是有百姓拖家带口从里面出来。他们各是带着不少行囊。

这是之前离城而去的百姓,如今梧州城不再适宜居住,他们听闻宋军收复梧州后,回来接取东西,准备彻底搬往别处居住。

幸得秦寒投毒之事并未传扬出去,这些百姓只以为是元军所为,是以倒也没有起什么乱子。

赵大掏出自己的腰牌,道:“我乃飞龙军统帅,速速放我等入城。”

守城的百夫长上前接过赵大令牌,看过后连忙恭谨递还给赵大,对士卒们吩咐道:“请将军入城!”

虽然赵大只是千夫长级别,但飞龙军在宋军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他这个千夫长,也是军中的名人。赵大、赵虎兄弟,可是被称为皇帝身边的两大门神。

“进城!”

赵大挥手,带着飞龙士卒拱卫赵洞庭的车辇入城。

直到梧州城内府衙。

在府衙外,守门士卒见到赵大令牌,连忙进去通报刘子俊和杜浒。

不过十余分钟,刘子俊和杜浒两人率着几个偏将匆匆跑出府衙而来,刚到门口,见到赵大,刘子俊便问道:“赵将军,皇……”

话未说完,赵洞庭已是掀开车帘露出身形来,看着刘子俊和杜浒微笑,“刘将军、杜将军。”

两人怔住,随即面露狂喜,跪倒在地,“末将见过皇上!”

“诸位请起。”

赵洞庭摆摆手,让众将起身,没见到文天祥等人身影,问道:“军机令呢?”

刘子俊答道:“回禀皇上,军机令和苏将军等人都已率众回平南主持大局。”

“哦?”

赵洞庭只是微微惊讶,随即点点头,道:“那朕这便也赶往平南去吧!”

文天祥等人率军前往平南,倒也在他的预料中,毕竟多数降卒都在平南。要是他没有去百草谷,而是留在军中,多半也会选择率军先往平南,只是没有想到文天祥的动作会这般快而已。

刘子俊闻言,道:“皇上,末将已下令厨子准备膳食,不如用过膳后,末将再遣精卒护送您前往平南和军机令汇合?”

“好。”

赵洞庭点点头,“精卒护送就不必了,现在广西尽在我军之手,阵仗太大反而引人注目,诸多不便。”

刘子俊听他这么说,也只得点头,然后忙将赵洞庭等人请进去。

宴席间,自是君臣尽欢。

赵洞庭无恙,这让刘子俊、杜浒等人是打心眼里高兴。文天祥虽然屡屡抗元,但还从来没有向赵洞庭这样摧枯拉朽般将元军挫败过。在宋军中,有不少将领士卒已是把赵洞庭当成军神般的存在。

那些飞龙士卒也都被赵洞庭安排在殿内坐着,而且给他们赐酒,以表他们护送之功,只让得他们心中毫不感激。在他们看来,他们是卒,为皇上效力乃是理所应当,而赵洞庭这般礼待他们,却是皇恩。

这个年代,在许多人心中,为皇上做任何付出都是应该的。因为这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他们从小接受的便是这样的理念。

而若是南宋以前的皇帝,大概也不会像赵洞庭这样太将士卒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