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眼中顿时露出感激之色来,眼眶有些微红。
文起还要再说,赵洞庭却是已经不看他了。
他还年轻,想事并不周全。但赵洞庭作为皇帝,却不能不顾文天祥,不能眼睁睁看着文天祥绝后。
王文富和王怡源也是悄然松口气。看王怡源幽怨眼神,估计等下文起还有得苦果子吃。
赵洞庭看向王文富,问道:“王老以前是我朝廷国子监祭酒?”
王文富眼神微微变幻。
他们都是在临安历练过的人物,自然个个都是老狐狸,赵洞庭这才开口,他就知道赵洞庭有什么样的打算。
这些年来,其实王文富已经没有多少雄心壮志,也没想着再位极人臣,光耀门楣了。
但是,他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婉拒赵洞庭才好,只是点头应道:“是。”
赵洞庭又道:“眼下我朝正在雷州大兴学府,朕欲要聚贤纳才,可朝中并无此类大才,无人主持大局。不知道王老愿意继续为我大宋国子监祭酒,替我大宋广聚贤才。”
说着,他向王文富深深作揖下去。
来到南宋到现在,他也琢磨清楚,这些南宋的老臣们最是受不住这套。
当然,他也是真心实意想要请王文富出仕。
果然,王文富见赵洞庭这般诚恳,心立马就软了,哽咽道:“老朽愿为朝廷分忧。”
乱世之年,特别是向南宋这样濒临绝境的情况,还心想着朝廷的,都是心怀社稷之辈。
赵洞庭和文天祥都是大喜。
然后,赵洞庭亲手写下旨意,并让文起率军护送,等到王文富准备妥当,便将他家老小全部送往雷州去。现在的雷州,可谓是南宋的大本营。
如此,大军在平南县城中度过几日。
城外战场已被打扫干净,宋军如勤劳的蚂蚁,将元军的军营都给全部拆了。
那些阵亡的元军被扒得仅剩下条裤衩子,然后被焚化。
元军所带粮草、军械、战马等等,尽归南宋所有,大大填补了这些日子南宋的消耗。
有不少投降的士卒经过“思想教育”后,也被逐渐安插到各军中去。那些将领,则多是被安排个有名无实的散官,不过他们已经很是满足,能够保命,而且起码还有个官,总比那些大骂赴死的蠢材要好。
南宋君臣六万余,雄兵镇守平南县,倒也有气吞万里如虎,和阿里海牙争锋相对的气势。
只是,这时却又有件事情让得赵洞庭和南宋诸将忧心忡忡起来。
秦寒和完颜章那边始终没有任何消息传过来,苏泉荡连派数波信差过去,也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这事太过反常,纵然讨元军已被元军全军覆没,也不该没有半点消息传过来才是。那些信差也不该回不来。
最为合理的解释,便是讨元军已经叛变了。
这件事情如同阴云骤然压在赵洞庭他们的头顶上,将镡津县、平南县的大胜全部给压了过去。
以秦寒的谋略,再有讨元军,若是投元,他们只怕真不是对手。
但是,赵洞庭寝宫内竟是没有应答声。
侍卫有些发懵,莫非是皇上还未醒?
他回头瞧瞧苏泉荡他们,顿时觉得两难。让他打扰赵洞庭休息,他不敢,可不禀报,貌似也不行。
“贼将都在此处?”
好在这时,赵洞庭的声音从房顶上飘落下来。落在侍卫的耳朵里,可谓是有如天籁。
苏泉荡和岳鹏等人,还有那些被押来的元军将领都抬头往屋顶上瞧去。
苏泉荡他们勉强还好,知道赵洞庭修习剑意的事,表情没有扭曲,那些元军将领则是有些傻眼了,止不住思量宋朝小皇帝这是抽什么风。
想着想着,便又止不住悲愤起来,因为他们竟是完败在这样疯疯癫癫的小屁孩手里。
天理何在啊?
此时赵洞庭手执长剑,神色淡然。而他旁边的乐无偿,比他更要淡然,这组合,堪称诡异了。
饶是苏泉荡,以前没见过这场面,也不禁是微微愣住,然后才作揖道:“回皇上,除去蒙古部将都已被斩首外,其余诸族部将都在此处。”
“噢……”
赵洞庭答应一声,眼帘下斜,扫过元朝众将。
他们中间有些人摆着满脸愤慨,或是大义凛然,直要慷慨赴死的模样。
这让得赵洞庭有些不爽了。
难道还求着你们降?
这画风有点不对吧!
略做沉吟,赵洞庭突然改变主意了,道:“既是如此,还押他们来见朕做甚?全部带下去斩杀了事。”
“啊?”
在场众人又是全懵了。
苏泉荡心里直嘀咕,不是你让我先押着他们的么?怎的又要直接杀了?
他登时生出些圣意难测的荒唐想法。而荒唐之处,则是在于这个皇帝才不过十来岁。
不过皇上说什么便是什么了,苏泉荡当即挥挥手,对士卒吩咐道:“将他们全部推出去斩首,首级示三军将士,让士卒们好好看看,元贼也不过如此。”
一众被五花大绑的元军将领全都瞠目结舌。
这不对劲啊!
按照常理,宋朝小皇帝不是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服我等这些人纳降,然后我们顺势拜倒,高呼几句皇上圣明,愿意效死的吗?什么话都不说,直接就要推出去斩首算怎么回事?
这些将领都不是蒙古人,有些以前家国就是被蒙古大军给屠过的,忠心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
在元朝,多数外族将领其实都是屈服于元朝的威势,为求活命,不得不降。
登时,有些压根没想死的将领站不住了,跪倒在地哭喊道:“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
只有些是真心归降元朝,有心求死的将领兀自昂脖子站着,不屈地怒瞪着赵洞庭。
赵洞庭心情爽落几分,觉得这才是该有的画风,却仍是拿捏道:“你们是元贼将领,犯我大宋疆土,屠我大宋军民,朕为何要饶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