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书生的心8

林宴之低头看去,只觉眼前一亮,簪子流光溢彩,艳红的海棠与枝叶相缠,仿佛是攀折下来的真物,让他蓦然想起那日溪边她穿的海棠罗裙,若戴着这簪子,再穿上那罗裙,怕是极其相配吧,思及此,他心头一热。

“这簪子卖多少银钱?”林宴之双目晶亮的看着掌柜,放在以往,见客人心仪一物,掌柜便会把价钱说的略高一些,这也算是买卖的一种手段,可今次,看着这面如白玉的儒雅书生认真挑选饰物仿佛挑选名贵字画一般,他心里倒觉得书生颇众重情谊,不似平常所见读书人那般清高,对于商贾也彬彬有礼态度毫不轻慢,是以有些欣赏,便言:“十两银子一分不能少。”

这个价格虽然昂贵却也公道,琉璃虽然已经普及,可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也是从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所以价钱会比一般的美玉还高。

林宴之听闻价钱,眉头紧锁,就在掌柜以为他囊中羞涩买不起时,只见他说:“可否等我半个时辰。”

这簪子在铺子里已有一月,因价格昂贵一直未卖出去,多等半个时辰对掌柜而言并不算什么,他自然应允。

走出首饰铺子后,他直奔以往买纸墨的铺子,那里的掌柜与他相熟,见到他便热情招待:“林秀才,这次是来买宣纸还是墨块呀。”

林宴之摇摇头,深深的看了掌柜一眼,轻吐一口气,低声说:“不知掌柜是否还看得上我的字画。”

原来纸墨铺子的掌柜姓林,于林宴之为本家,知他一人生活不易,平日里对他颇为照顾,纸笔都卖的便宜,偶然一次看见林宴之的字画,觉得比一些沽名钓誉的画师强多了,再加上他也有做书画的生意,便劝林宴之可以作画挣钱,比在私塾做夫子可不强了百倍。

可林宴之作为读书人,哪会愿意作画来卖,便拒了。

今日为了买个簪子,却答应了掌柜所求,这不仅不让他觉得不值,反倒甘之如饴。

揣着从林掌柜那支来的五两银子,林宴之急急往首饰铺子里赶,此番不仅把那海棠缠枝琉璃簪买了回去,还另买了胭脂水粉,眼看时间差不多了,他便回到约定的地点乘车回村。

怀抱着掩人耳目的一叠宣纸,心里十分满足,却在回到村里时,一颗心猛然下沉。

听闻媒婆上隔壁的门替货郎说亲,林宴之只觉怀里的簪子烫的灼人,他黑着一张脸,跟着看热闹的村民往家走去。

第二日,林宴之眼底青黑,眼带红血丝,从床榻上起身,竟是一夜未睡。

煮了些苞米粥,匆匆喝完,便到书房的书架上取出一个钱袋子,把里面的铜板碎银通通倒出数了数,其后拢了钱财便要到村口去,经过隔壁的院门前,深深的望了一眼,仿佛要透过陈旧斑驳的木板,看见里面的光景。

坐上去镇子的牛车,如同往日,周遭的风景并没有两样,他却有些新奇和忐忑。

“林秀才,又去镇上买纸墨啊。”同车的老汉咧着嘴露出一口发黄的牙笑着问。

林宴之抿了抿嘴,点点头。

“离乡试也只有一年了,林秀才果真勤勉。”老汉干巴巴的奉承,之后便是一阵沉默,让他谈论庄稼牲口他能滔滔不绝说个一路,可对面坐着的是五谷不分的读书人,他却不知该如何交谈了。

几个时辰后,终于到了镇上,与赶车人约好回去的时间,林宴之便拱了拱手,朝众人招呼了声,便孤身往街边的面摊走去。

在面摊里吃了碗素面,他踌躇再三,终于红着张脸招来小二相询。

“客官可有什么吩咐?”小二看着是十三四岁的年纪,瘦的竹竿似的,浑身透着机灵劲儿,来来去去干活麻利,人也长得讨喜。

面对着小孩子,林宴之倒也不是那么不自在了,咳了咳温声道:“你可知附近有哪些首饰铺子?”

小二闻言愣了愣,很快便恢复了正常,灿烂着张脸恭敬道:“镇上首饰铺子很多,西边的药堂边有一家多宝阁,是莲花镇最大的首饰铺子,我瞧着很多夫人都愿意去那儿,离这儿两条街还有一家玲珑斋,里头不仅有首饰还拥有胭脂水粉,顾客多是年轻姑娘,其他还有几家”

小二虽然年纪小,可到底在镇上生活了多年,对各个首饰铺子如数家珍,不知林宴之的需求,就把各个铺子的状况,适合的年龄阶层都说了一遍,这样无论他是给长辈买还是给心仪的姑娘买,都能找到合适的地方。

仔细的听完小二的话,林宴之感激的朝他笑了笑,如此他便不必像没头苍蝇一般乱转,掏出几枚铜钱置于桌上算是饭钱,又给了小二两个铜板,来这个小铺子吃面的多是一些没钱的工匠仆人,收到赏钱这等事小二一年也遇不到几次,虽然只是两个铜板,可能给家中幼妹买串糖葫芦,想到这,小二的笑容更真挚了,连连道谢。

林宴之整了整衣摆,离开面摊,往小二指路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