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绸

五彩斑斓的野鸡在里面扑腾,看起来又不少。

“姐夫,上回那个法子,真抓住了!”

“能抓这么多?”姬缘面上也浮出几分喜色。

“还要靠这个!”武松两只手交错握紧,放在唇边,活灵活现地发出来野鸡的叫声。

不一会儿又变成了山雀、鹧鸪,甚至引得袋子里的野鸡愣头愣脑四处找寻。

“松妹学得真像。”

县中有善口技者,学鸡叫,抓一群。

“我们留三只过年,剩下来的拿去卖。”

姬缘和武枝都同意了武松的提议,拣了三只稍微肥一点的,剩下的都给武松拿去卖。

她常年上山,知道去哪些地方卖野味赚得多。

最近又快过年了,卖进那些有钱人家的府门,价格也比往常丰厚一些。

武松回来的时候,破天荒的带了几根头绳,还有些手指粗细的红绸带子,看起来十分喜庆。

“卖了一只野鸡给杂货铺子的老板,他送了这些东西,正好过年戴。”

“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等明年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能穿上新衣服。”武枝双手合十,拜了拜,看起来十分虔诚。

“会的。”

明天就二十九了,后天过年,武松就没有上山,修了一天门。

修完门又把三只野鸡拔了毛,处理好,拿火熏一熏,到时候做一顿肉菜。

迎儿头上左右各梳了一个小辫儿,各自系了一根红绸带,看起来十分喜庆,武枝又从屋里寻出来两个小铃铛,挂在迎儿发带上。

迎儿高兴得不行,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一会儿让武松看,一会儿让姬缘看。

武枝头上的两个小包包也系了红绸带,添了几分喜气,连她没什么血色的脸,也映得微红。

就连武松那头不拘小节的及肩短发,也被武枝强行在头顶梳了根短短的小辫儿,系了蝴蝶结。

最后都齐齐盯着姬缘的头。

“金莲哥哥,就要过年了。”

“是啊。”姬缘干咳一声,准备做点什么打发时间。

“我们都系了红带子,新年从头红到尾。”

武松被荼毒过了,就用邪恶的眼神看着姬缘的头顶。

“舅舅!红!”

迎儿拍着手,十分期待。

“金莲哥哥,你低一低头。”

武枝看着手上那根鲜红的细红绸,想够也够不到。

“让我来!”

武松一把扯过红带子,就要往姬缘头上拴。

“松妹!松妹!别把金莲哥哥头发拔秃了!”

武枝一下子就慌了神。

却看见姬缘从武松手里接过了红绸带,不疾不徐系在墨黑的发上。

“好了。”

也没有多大变化,只觉得他容色更鲜活了一些。

与陋室格格不入。

姬缘又戴上那顶灰色兔皮帽子,抱着大食盒出去卖饼。

昨天三十张饼,只装了半个食盒,今天就整个儿装满了。

姬缘还没走到巷子口,就看见胡大娘子撑着伞,等在那里。

“潘小哥哥,你来啦!”

姬缘被她挽住胳膊,想逃,逃不掉,想跑,跑不了。

“胡姑娘,你在这里等了多久了?”

姬缘见她伞面上积了一层雪,看样子等了不短的时间。

“我才刚来不久。”

胡大娘子一路给姬缘撑伞,全偏向姬缘那边,自个儿肩头都落了雪。

“胡姑娘不必为我撑伞,回去吧。外面雪大,冻着姑娘就不好了。”

“我是壮壮嘛,不怕。”

胡姑娘爽朗一笑。

“我来帮你提。”

胡大娘子夺过姬缘的食盒,拎在手里。

“姑娘这样,潘某真的过意不去。”

姬缘想去够那食盒,扯都扯不动。

“潘小哥哥,我整天闷在屋子里都快发芽了,让我给你打一程伞,雪也不会日日下,日后我想给你打伞,也没有机会了。”

胡大娘子有些难过。

“姑娘为何忧心?”

“我爹已经把我许给了隔壁县朱屠户家里的儿子,元宵后就要成亲。”

“到时候我就要去隔壁县长住了。”

胡大娘子长叹一口气,十分怅惘。

姬缘见这个熊一样高壮的少女如此沉默,有些感慨,仍没忘记祝福一句。

“祝姑娘夫妻和睦,白头到老。”

“承你吉言,潘小哥哥,你可不要忘了我啊……”

“姑娘率性可爱,我怎么会忘记姑娘?”

胡大娘子脸通红通红的,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有人说她可爱。

“潘小哥哥,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若有难处,只管来和我说。虽然我不如武松劲大,但我一手杀猪刀使得很不错,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胡大娘子越说越兴奋,姬缘也觉得十分刺激。

要是武松生在胡家,一定是杀猪的一把好手。

“六郎,今日饼怎么卖的?”

开染坊的李大娘子又问。

“三文钱两个,五文钱四个。”

姬缘今日有胡大娘子撑伞,不如昨天狼狈,一张脸却更加出色,无论如何看都没有一丝瑕疵,病弱少年微微带笑的面容让人心中怦然。

“武大还病着啊,什么时候好?”

李大娘子掏出十个铜钱。

她家里有几个下人,专门染衣服的,原来也是吃得剩饭剩菜,总是饥一顿饱一顿,如今买了潘六郎的饼,给他们吃,干活也有劲。

“要来年春日才好。”

姬缘一边说着,一边从胡大娘子拎的食盒里数出八个糠饼,递给李大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