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说了吗,宋小霞是宋主任的侄女,班主任肯定也不好处理。”
“好像也是哦。”
两人很快就到了宋主任的办公室。
苏言在窗户外边模模糊糊地看到好多老师都在里面。
“梅梅,里面好像是所以老师都在在开会呢,我们在走廊上站着等他们结束吧。如果要是晚的话,我们就先回教室。”
“嗯,那我们就等一会吧。”
两人才在走廊上才站了一会儿,就陆续有老师走了出来。
“苏言,赵红梅,你们两个不去教室上早自习在这干嘛呢?”
“于老师,昨天的事情我和梅梅还想找一下孙主任。”
“怎么了,宋小霞今天不会又来找你们麻烦了吧?”
“于老师,宋小霞没有来找我们麻烦,只是现在学校里到处都在传是我和梅梅欺负了宋小霞,还说我一直和她在抢对象,大家都传得特别难听。”
“怎么会这样?”于老师也是心下一惊。
“昨天寝室里也没几个人,难道是由于寝室门没关被路过的人听去了?可是,也不可能传播成这样呀!”
“我们也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你们快去二班把昨天在寝室的那几个说同学叫来,我去办公室给宋主任汇报这件事。”
苏言和赵红梅只好又原路返回,她们此时也隐隐意识到这件事情不简单。
“言言,你说是不是这件事情太严重了,看于老师的样子好严肃呀!”
“我也不知道,我们先去把人叫来吧。”苏言心里也没底,她大概感觉到了什么,但她也不太敢确定。
于老师一想到校长和主任刚才在会上说的话,心里就非常害怕,这件事情弄不好会毁了这几个孩子的一辈子。
于老师急急忙忙的又赶回办公室,此时,办公室只有孙主任一人了。
“孙主任,不好了,昨天苏言她们几个的事情在校园里传开了,而且这个星期马上又要开展上面传达的“红色运动,处理不好的话,实在不敢想象会怎样。”
“那她们人呢?赶快把她们全部都叫来。”
“我已经叫苏言她们去叫昨天在宿舍的那几个人了。”
“嗯,一定要在文件彻底落实下来之前把这件事情解决了。不然,哎!”
“于老师,人都叫来了。”
“好,苏言还有你们几个都快进来吧。”
“你们自己主动说,是谁传出去的这些话,否则要是查出来了,你们后果自负!”
“不是我。”赵雪和王倩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有什么证据证明你们是无辜的?”
“我和王倩从昨天发生那件事后就一直没出过宿舍,饭也没去吃,宿舍后面来的人都可以作证,今天早上我们也是和班上的另外两个一起来的教室。”
“我和言言肯定不会去散播自己的坏话,这对我们没什么好处吧,还那么难听。”
“那你呢?小霞,他们四人都说了没有。你昨天后来去干嘛了?有人作证没有?”
“大伯,我……我昨天把身上整理干净后,就去了县里的小诊所买了点药搽一下脸。”
“有谁和你一起去的吗?”于老师抢先一步问道。
“没有人和我去,昨天宿舍里其她人还没来,我就一个人去的。”
“那这个就证明不了喽!”于老师还是很怀疑宋小霞,毕竟她的动机最大,而且她也证明不了她昨天去了哪。
“于老师、大伯,你们看,我的脸上昨天被苏言打的地方搽了这个药都没肿了。”
“小霞!昨天我和于老师都没看见你的脸肿,今天更不可能会肿!”
“大伯,我,我昨天真的肿了。”
“那好,你买的药呢?你现在就带我们去你说的小诊所看看,那里的大夫肯定记得你买没买药。”
“大伯,我……我真的去买药了,你看,药都还在我这。”
此为防盗章照完镜子,苏言准备去箱子里找出衣服穿上,她的房间虽然不大,但是东西还是比较齐全的。
一个书桌,放在房间一进门的右边,和床刚好相对。书桌上还放了一个自制的简易小书架,就一层,刚和可以放几本课本。
书桌旁边就是一个柜子和一个箱子,放的都是她一年四季的衣服,清一色的蓝、白、黑。比较显眼的可能就是那两、三件红色带花的衬衣。衣柜旁边还放了几双布鞋和一双凉皮鞋。
想着今天要去上学,苏言只好找了件白色带碎花的圆领衬衣和一条黑色的灯芯裤,再穿上那双凉皮鞋。这么一穿还有一点现代文艺少女的感觉。
原文中女主今年读高二,读完高三参加了高考,不过没考上。当然,考上了也读不了了。苏竹今年读高三,读完这个学期他就放弃了。因为他去了舅舅陈华军的部队。
至于大哥苏石和二哥苏林都是初中毕业都没去读了,当时,正是大饥荒,家里都快接不开锅了,当然,读上初中就算是文化极高的人了。
不过,由于接下来的大革命,好多老师、教授被送去改造,苏林被推荐去了镇上的小学教数学,一个月有12快的工资和一袋粗粮,而苏石也是今年当上了村里的会计,一个月也可以领8快钱。
打开门,一看家里人都坐好了在等着她。苏言脸一红,赶快拿着脸盆和牙刷去洗漱。
苏言洗漱完,刚坐下,陈玉梅就问:“娇娇,你们都是这个星期考完所有科目吗?”
“嗯,我们先上两天课,再考试。二哥你星期天来接我和三哥吧,东西有点多,我们俩拿不完。”
“没问题,包在你二哥身上。”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坐下来吃了饭。
“娇娇,今天家里的鸡下了3个鸡蛋,我给你蒸了两个,锐锐一个,快吃吧,不然待会冷了就不香了。”
“嗯,谢谢妈,真好吃。”
“傻娇娇,谢什么呀,等你去上学后,家里鸡下的蛋都给你留着,等你回放学来给你吃。”陈玉梅一脸慈爱的对苏言说。
“妈,你不用特意给我留,你拿给锐锐吃,他还小,需要营养。再说了,你们在家下地那么累也可以拿来补充一下营养呀。”
陈玉梅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锐锐就立即说:“锐锐不吃,锐锐是男子汉,全都留给姑姑吃。”全家人听见这童言童语都被逗笑了。
全家吃完饭,苏父、大哥和二哥都去下地,李兰花去收拾碗筷。陈玉梅收拾好就打算跟着苏言和苏竹一起去城里用陈华军带来的布票给苏言扯布做衣服,顺便帮他们把这个星期要的粮食给他们带去。
这个年代,上学要自己把一个月或是一个学期的粮食背去食堂,然后吃饭的时候用部分粮票买菜就可以了的。至于是吃什么馒头就要看家里背的什么粮食了,而且交了什么粮食都会有不同的粮食本,完全别想浑水摸鱼。
“娇娇,别急,记得要把该带的都带上,老三你去帮你妹妹检查一下,别让她落下什么东西。”
“嗯,娇娇你好了吗?”苏竹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
“三哥,我好了,走吧。”
“嗯,把你的书包给我吧。”
出了院门,一家三口往村口走去。由于她家坐落在村落围成的圆圈的外面,既离村口较远,又离村里的其他人家较远。一路走来,连人都没遇见一个。
到了村口,大伯一家早就驾着村里的牛车在那里等着了。
“娇娇,快来坐这里。”娇娇还在想这是谁的时候,陈玉梅一下子就开口了:“那好,就谢谢大哥了!”苏言立刻也说道:“谢谢大伯。”
“一家人客气什么,快来做好。”
哦,这原来就是书中当村支书的大伯呀!苏言在心里想道。大伯家有两个儿子,大堂哥叫苏军,二堂哥叫苏学,都已经结婚了。
大堂哥有两个儿子,一个6岁,一个3岁。大儿子叫苏晨,小儿子叫苏阳。
二堂哥只有一个儿子,才两岁,叫苏辉。
在书中这两个堂哥对苏言也特别好,两家关系也是很亲密的,除了二嫂张英有点喜欢占小便宜,其他人的心肠倒不坏。
苏大伯能够当村支书的原因一是因为他确实有能力,其次更是因为抗日的时候苏言的爷爷去引开敌人,救了全村人一命。后来,苏言的奶奶又为了救一要掉下山头的小孩摔死了。所以说,苏言的一大家子在村里都很受村里人的尊敬。
车上还有其他人,应该都是去县里办事的,因为还在读高中的就他们两兄妹了,其他的要么没读了,要么还在镇上读初中。
“玉梅啊,你家四个孩子也生得太好了点吧,尤其是娇娇啊生得像天上的小仙女一样,平时不怎么看见她,今天这一看可把我惊呆了,哎,要是我有这么个孙女就好了。”车上坐一旁的一位慈祥的老奶奶一脸羡慕的说道。
“哎,李奶奶啊,我家娇娇可从小就长得讨人喜欢呢,性子又乖,最是贴心不过了。”陈玉梅得意的回答道。
苏言这一路就这样被他们左一言右一语夸得面红耳赤。
一路颠簸,他们这一行人从早上一直将近下午才赶到县城。
一下车,苏言看着这县城也是无语了,路全都是泥巴地,到处坑坑洼洼的!道路两边的房子也是木屋,往前走几步,才开始稀稀疏疏的有几处卖东西
的。一路看完,最气派的也就是那个供销社和国营大酒店了。
最后,苏言又和陈玉梅一起进去选布料,里面的东西也没多少,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都十分有限。
“娇娇,你快来过来看你喜欢那种布料。”
陈玉梅指了几块颜色比较鲜艳的给她看。苏言看了一下大都是深色的,想要买成衣只有去省城才有,款式也不多。小县城里的大多都是自己做。
苏言看了看,最后还是挑了那匹带浅色花的白布,看起来比较清新。陈玉梅又让她再挑一匹,苏言只好又选了一匹深蓝色的,给家里任何人做衣服都适合。陈玉梅也挑了一匹大的准备给苏父做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