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新的威胁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274 字 2024-04-23

在河东战役结束后,魏军中不少人认为要尽快拿下北京,然后大王做皇帝,大家论功行赏,把新朝建立起来,都有些迫不及待。

李定国说的话,正是高义欢曾经担心的问题,魏军占据北京,那北面需要防备整个长城沿线,南面也需要驻兵,防线太长,占了北京也不安宁。

清军和蒙古人退到关外,不可能安心种地,他们需要粮食、布匹、茶叶、铁器、瓷器、盐巴这些生活必须品,而草原和关外没有这些东西,他们的兽性很快就会被恶劣的生存环境激发出来,再次南下抢劫。

如果魏军没有准备好接手,长城防线,或者没有足够的骑兵来主动出击,抢下一个篱笆破烂的院子,还真未必是件好事。

李定国见众人都在沉思,顿了会儿,继续说道:“最后一点,清军连连征战,各州县几乎已经没有余粮,而从玄衣卫提供的情报来看,山东北直今岁可能发生饥荒。我军要是进攻,地方上只会更加混乱,可能演化成更大规模的动乱和饥荒,届时藩府既要完善长城防线,又要赈灾,怕是分身乏术。”

李定国说完,最后总结道:“因此,臣以为不如缓一缓,多尔衮见暂时没有压力,也不太可能直接放弃北直、山东、淮北这么大块的版图。臣以为,可以准备充分之后,一路大军直接从大同出关,包抄山海关,封锁辽西走廊,然后大军攻入北直,将清军聚歼于关内!这时清军主力一灭,我军后方没有威胁,大军便可乘势,横扫江南。”

高义欢点了点头,“清军这次遭受重创,一时间也恢复不过来,本王确实不用心急。”

正说着,李来亨忽然进来,走到高义欢身边,低声说道:“大王,关中奏报,瓦剌军逼近河套,归附我们的蒙古部落,向藩府请援,希望大王能够出面,让瓦剌退出漠南!”

高义欢问语眉头一皱,脸上有些惊讶,“这么快?前段时间准格尔不是还在漠北吗?”

感谢书友20181010112258802的500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订阅,推荐

老铁先定个小目标记住新八一中文网

欢迎你!

?噺881`zo无广告`更新`最快新八一中文`小`説`網

西魏军进入满城,阿济格已经被人吃掉,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可谓十分凄惨。

这个结果,让高义欢也感到有些意外,他本以为阿济格能够活到最后,不想居然被自己人给生吃了,这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魏军与清军交战以来,阿济格成为间接死在魏军手中的第一个亲王,他死可以说意义重大,成为了满清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高义欢命人清理满城,遂即又让礼部官员,将整个河东之役,编排成四集大戏,并安排文艺队,到各地巡演。

光复河东,对西魏而言意义重大,无疑是确定了西魏的主角地位,高义欢自然要进行宣传,以求风头彻底盖过南明,为更进一步,做好铺垫。

为此高义欢亲自列了提纲,然后找枪手按着他的思想来完善。

大戏的序幕为关中之战,讲述鞑子入侵关中,劫掠百姓的可恶,挑明他发动河东之战的正义性和原因,还有英明抉择。

第二幕是剧情的发展,讲述蒲州之战的艰难,顺便提一下,南明朝廷拖后腿,给鞑子送粮送器械,让战局逐渐不利。这一幕种,着重刻画魏王不畏艰难,勇于奋战,在重重困局中,终于突破鞑子阻拦。

第三幕便是高氵朝,讲述魏王兵围太原,夷王多尔衮率领十余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来战,魏军在忻口与鞑兵主力进行一场大决战,并一举击败清军主力。

第四幕则是整部戏的尾声,讲述太原城中的鞑子,穷途末路,依然穷凶极恶,杀人为食,负隅顽抗,最后夷王阿济格反而被自己人吃掉,魏王成功解救太原百姓的故事。

整部戏剧,重点形容鞑子的穷凶极恶,用鞑子的恶,来衬托出高义欢的伟大光明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