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开始吃人,并不是粮食完全没有了才开始吃,那样便是没有规划,不能长久。
城中也没什么盐巴,阿济格是在粮食消耗得差不多后,全城继续吃粮,将难以为续时,开始有计划的吃。绿营吃肉饼,城中百姓喝粥、喝肉汤,不让他们一下全部饿死,以便能够持续吃肉。
高义欢忽然举起手来,一只手指天,“老乡们放心,孤王保证,城里的鞑子,一个不留,孤定给太原百姓报仇!”
阿济格没想投降,满城中的满妇都拿起了弓箭,那就让他一起覆灭好了。
高义欢给过阿济格机会,今后攻打北京,也该让清军知道,不降,负隅顽抗的下场。
衙门外,百姓听了高义欢的话,欢声如雷,但也哭声震天。
高义欢又好言安抚几句,然后大声道:“现在本王就要去打晋王宫,给老乡们复仇。李先生,你先让人给百姓每人发几个番薯充饥,等顾君恩将米粮运来,再进行救济。”
当下高义欢让军士护送百姓回去,站起身来的百姓欢欣沸腾,忽然人群中有人高呼,“魏王万岁!”人群便跟着高呼,“魏王万岁!”
晋王宫内,阿济格扶垛站在宫墙上,俯视太原城中向宫城汇集的魏军。
在阿济格听到,李本深叛变时,就预感到太原守不住了。因此他并未全力支援外城,只是派出汉旗支援,镶白旗大半都留在了满城。
现在太原虽破,清军兵力损失大半,但是满城比太原小太多,防守兵力便也不需要太多。
阿济格站在城头,冷笑道,“高蛮子,别以为夺了太原,就可以得意。现在满城中,都是可靠之人,本王又准备了物资,想要击败本王,拿命来填吧!”
远处,高义欢站在街道上,用千里镜观察晋王宫,脑子里却想着一件事,“太平军打南京,也遇见了满城,好像不太好整啊!”
(感谢志博豆豆哥的500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李本深这个人物,高义欢还是有点映像的,他没有去辨别李本深的话,而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忽然问道:“李成栋、李元胤在不在太原?”
李本深微微一愣,没想到高义欢会问他这么个问题,“回禀大王,成栋、元胤父子驻守徐州,罪臣可以写信让他们弃暗投明!”
高义欢对李成栋、李元胤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不过这两人其实不在徐州,也不在太原,前不久还在忻口参加了大战,不过被魏军打垮,李成栋见势不妙,便直接开溜了。
高义欢忽然又问道:“那刑夫人呢?”
李本深忙道:“回禀大王,应该在太康坊内!”
高义欢看着李本深,点了点头,沉声道,“很好,你将刑夫人还有你部家眷带出,去瓜州戍边吧!”
“罪臣,谢过大王!”李本深心中大喜,忙磕头拜倒。
当下,高义欢不再理会他,亲亲一夹马腹,便在骑兵的簇拥下,进入了太原城。
魏军出于对清军的愤怒,进城之后并不留手,杀敌甚众,八旗见了就杀,就是绿营也被杀了一大半,不少有标记的也被误杀。
这得怪高义欢约定的记号就不科学,额头上抹三条血痕,打起仗来,太多人满头是血,所以不少人都被砍死。
魏军将士只顾立功,人头都是军田,可懒得仔细辨认,反正都是些死有余辜的人,有时候即便发现自己错了,也就将错就错,把人砍死了再说。
一个上午的时间,太原城中尸横遍野,城中百姓也根本不敢露面。
为了迎接高义欢进城,赵大宪已经让人进行了清理,可是当高义欢通过街道时,映入眼帘的却依然是满地的血迹和堆积的尸体。
高义欢骑马,一路进入巡抚衙门,便招来诸将相见。
“大王,阿济格那个龟孙缩进了晋王宫,镶白旗也躲了进去,其余的清军尽数斩首!”赵大宪走进节堂,在门外便大声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