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叮~获得西化条件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297 字 10个月前

“完了!”阮福濒惊得双目凸起,没注意道西军骑兵居然绕了过来,让他整个人立刻如坠冰窟。

这时刘宗敏领着骑兵呼啸而来,马军分为两股,一股近千人,呼啸着扑向中军,骑兵奔驰中搭箭上弦,“嗖嗖”的箭矢射出,阮军士卒连连惨叫着倒地,紧接着马军迅猛的撞入阵中,战刀劈砍,阮军立时向潮水一般溃散。

这些安南士卒,打打埋伏,搞搞骚扰还行,以堂堂之师来战,完全没有胜利的希望。

虽说,有战象有荷兰人助战,可是他们数目太少了,局部的优势,无法影响整个战场。

本来两千骑兵,直扑阮福濒即可,不过刘宗敏似乎对那群荷兰人很感兴趣。

此时荷兰人发现骑兵出现在他们后方,阵形立刻就陷入了混乱。

他们的排枪可以击溃正面任何强悍的敌人,可是当敌人出现在侧面、后面,荷兰人的排枪阵,便也就显得很一般,并不是有多厉害!

一名骑兵冲上前去,被荷兰火枪击落坠马,后面一骑紧随上来,战刀当头劈下,砍在荷兰人的板甲上,火星四溅,骑兵脸上一惊,将要被荷兰火枪手刺落石,刘宗敏疾驰而来,一铁矛刺出,锋利的矛头在战马的惯性作用下,直接刺中荷兰人的胸前,胸甲凹陷,荷兰人吐血倒飞,胸甲居然没有被捅穿……

升龙城,忽然传来一声惊天巨响,如九天神雷,城上的守军只觉得城墙都起伏起来,整个身体瞬间被抛飞。

北城一段城墙和地面,猛然高高隆起,然后又重重落下,过程只在一瞬间,似乎是地震了一般,坚固的安南王城,在爆炸中瞬间瓦解,出现一道三丈的缺口。

远处王旗大纛下,孙可望将刀一拔,便是一声怒吼,“杀!”

旷野上摆阵的近万西军士卒,顿时齐齐怒吼,高举着兵器冲锋,烟尘还没散去,西军士卒便蜂拥而入,从缺口杀入城中……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订阅,推荐)

“砰砰砰”的枪声响成一片,立时弥漫起一条长长的烟带,十多名西军士卒在奔跑中倒地。

弥漫的硝烟中,一名荷兰人大声用荷兰话高声叫喊:“射击!”

第一排三十名火枪手立刻退后装填弹药,第二排火铳手有条不絮的抬枪射击,而第三排火铳手也已经双手持枪,准备接替他们的位置。

荷兰人的动作,显示了他们并非等闲之辈。

连续的排枪轰击下,前冲的西军被打出一个缺口,原本齐头并进的西军士卒,前锋是一条直线,可这时随着中间的士卒扑死,成了一个“凹”阵。

战争最能促进技术和战法的革新,西方之所以能最先军队近代化,军事上实现变革,并不是凭空出来,而是因为他们在欧陆连续厮杀了几十年。

三十年战争,尼德兰革命,战争促使着他们的技术发展。

要赢得战争,各国需要追求更强的器械,而打仗需要花钱,中央政府便需要更大的权利,已及更有效的体制。

可以说,连续不断的战争,催生着西方军事、政治、体制等等方面的改变。

反观明朝,战争同样催动军事装备的革新,佛郎机、红衣大炮、自生火铳,到后来还有郑成功仿造的荷兰快船,中国也在战争中进步,只可惜这些用血换来的进步,并没有被清廷继承和很好的发展。

此时的荷兰人从西班牙独立,取代老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海上霸主,而英荷之争还未展开,正是荷兰人最为强大的时候。

他们纵横世界,海上靠炮船,陆上靠排枪击毙,他们还没有遇见几轮排枪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今天也不例外,轻敌大意的西军士卒毫无心理准备,立时就被打懵了。

一时间,冲在最前的西军,被荷兰人打的连连倒地,让阮军前军士气大振。

这时刘宗敏正从后追杀阮军的象兵,忽然身后一阵哗然,他扭头一看,自己的前军居然被阮军击溃,如潮水般涌过来。

如果按着正常的布局,前军必然撞乱己方的中军,最后引起全线大败,战争基本可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