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不同往日,此前孙可望的粮食,被高义欢卡住了脖子,西军能快速占据云贵,并站稳脚跟,全靠四川的粮食支持,那时孙可望做什么,多少还是要顾及一下西魏,不能让老大哥不高兴。
现在西军控制了安南北部地区,获得了南掌国名义上的臣服,得到了一大片适合耕种的土地。
孙可望在越北就进行过考察,这些地方降水丰富,日照充足,稻子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就是本该是劳动主力的男人懒惰了一些。
孙可望已经决定,派人来对这些地方来进行管理,而论种地,论精耕细作,谁比得过汉人。
如果这次拿下河内,孙可望有信心在明年夏收时,就摆脱对西魏粮食的依赖。
少了这根绳子的束缚,西魏老大哥自然就变成高老二了。
徐以显道:“大王,臣也觉得没必要听西魏王的命令。臣看中原的态势,满清必然先败,届时就是明魏相争,而我们帮着西魏削弱南明,对我大西其实并无益处。他们最好能形成南北朝,而我大西则雄据东南,等待时机,与明联合,重夺四川,形成的鼎足之势!”
“那就不理高老二,量他也不能将本王怎么样!”孙可望点了点头,认可了徐以显的分析,不过随即砸吧嘴,有些惋惜道:“不过,广州之地富庶,人口众多,要是能够得之,能便与本王在东南的扩张,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啊!”
云贵之地虽然广阔,可是人口太少,孙可望想要占据东南,必须要迁徒自己人过来才行,所以他对两广,还是十分的垂涎欲滴。
“这也没办法,眼下正攻击升龙城,大王不可能半途而废!”徐以显道。
孙可望惋惜的点了点头,遂即忽然笑道:“那先生这么回复牛金星,就说本王会遵循魏王的旨意,攻击明军,夺取两广。不过我军装备落后,器械粮草匮乏,请魏王拨一批粮草器械,最好能给我们图纸和工匠,让我们自己铸造一批火器,与明军作战。”
“大王高明啊!”徐以显不禁赞道。
孙可望却笑道:“这也是没法子,本王在这个位置,必须要英明嘛!”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欢迎你!
?孙可望发动夺取河内的战役,西军参战兵力,接近十二万人,除了主力围攻河内外,刘宗敏还率领一部人南下,牵制后黎南部军阀阮主,防止阮氏起兵勤王。
虽说郑主与阮主属于敌对的关系,但是两大势力毕竟都是后黎的臣子,在一定程度上,两方的利益又是一致的,所以孙可望听从武氏的建议,派出一支兵马监视。
这里也就看出了带路党的重要性,而带路党的选择上,也需要有些水平,要选择那些有些实力又一直被压制,或者有能力却又不得志的人。
安南国曾经是中南半岛上的一霸,能够与另一个小霸王东吁王朝抗衡,可此时毕竟已经陷入分裂,辉煌不在。
孙可望虽然是争霸的失败者,但是毕竟是经历了中原残酷的淘汰赛,大军久经战阵,而且不看战力,光看军队的体量,就足够吓死东南小邦。
在东南,怕是除了小霸王东吁国,没谁能动不动就拉出十多万大军出来。
事实上,中原势力想灭安南,还是能够灭掉的。
关键是安南对中原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占据成本太高,中央又没有精力去持续关注安南的情况,而安南等你一不注意,他就来事,在这边打起了游击,朝廷吃几个败仗,中央一看,占着费钱,事儿还多,算了,反正隔得远,你自己玩吧。
可要真想打它,大军到来,三下五除二,立马给他揍出屎来。
这时在河内城墙,骑兵呼啸,游骑穿梭,西军的营寨布满旷野,人嚎马嘶和号鼓之声不绝。
西军诸部早上饱食一顿后,大量的步卒推着攻城器械出了营地,等候孙可望的将令。
河内城上,郑主的残兵们则严阵以待,军官们大声呼喊着,指挥着民众搬运土石檑木。
王旗大纛下,孙可望驻马而立,身后战将林立,都是尸山血海中打出来的将领。
在历史上,就是这支西军残部,在西南地区与清军拉锯近二十年的时间,最后因为内讧而惨遭失败。
孙可望用千里镜扫视河内城,谓众将道:“哼!郑军就凭着几门土炮,也想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