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孤王是你坚强的后盾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393 字 11个月前

不多时,姜襄马蹄哒哒的来到行宫前,翻身下马后,被李来亨引进行宫。

这时他走进来,看见身穿龙袍,头戴翼善冠的高义欢站在大堂外,立时小碎步跑过来。

这次李建泰不在,姜襄来到高义欢身前就要跪下来,“魏王,救我啊!”

高义欢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姜襄:“晋国公,如何行此大礼?你是有爵位的人,不必如此。”

姜襄道:“魏王说笑了,明国气数已尽,非光复中原之主,封赏算不的数,魏王乃天下希望,某自然跪得。”说完,他挣扎着做出非跪不可的姿态。

高义欢看见姜襄认真的神情,忽然笑了笑,把手一松,姜襄没想到高义欢忽然松手,他本来也就是做个样子,现在身体一下失去平衡,扑通一声膝盖硬磕在地上,双腿生疼。

姜襄并不想轻易臣服高义欢,而是情势所迫,要是让清军占据晋北,什么晋国公,什么世镇河东就全完了。

姜襄是个识时务的人,现在明朝完全指望不上,他只能来求西魏,多个朋友多条路,先保住地盘,他才有底子得到好的招抚条件。

一瞬间,空气十分安静,让姜襄十分的尴尬,没想到高义欢来这一手,不过跪都跪了,姜襄只能继续道:“魏王,多尔衮十多万大军,绕道宣府攻入晋北。请魏王一定救一救晋北的百姓。”

高义欢一把抓住姜襄的手腕,将他拉起来,然后走进大堂,站在沙盘前停下,一身正气道,“姜总兵,你看!”

姜襄看着插满各色小旗的沙盘,挑眉道:“这是?”

一旁白文选笑道:“姜总兵,你来之前,大王已经在与我们商议,如何支援大同镇的兄弟了。”

姜襄扭头看向高义欢,虎目含泪,高义欢一脸正色,胸脯挺起,真挚的目光与他对视,握着他的手,真诚道:“姜总兵,你只管放开手脚打,孤王就是你坚强的后盾。”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阿济格被困在太原城,多尔滚无论如何都要拉一把。

这并不是因为兄弟情义,而是因为阿济格是大清硕果仅存的几个亲王之一,要是被魏军打死,会严重打击大清国的士气。

同时大清丢失河东,将会动摇国本,无法在关内立足。

现在阿济格坚守太原,对于清军来说,河东便还有一线转机。

如果清军杀过去,或许能挫败久攻太原不下的魏军,同阿济格里应外合击败高义欢。

多尔衮火急火燎的从淮北回师后,大军理所当然的选择了最近的路线,大军直扑向壶关,想要从晋东南杀入河东,包抄魏军的后路,不过当他杀到壶关后,却发现魏军早有防备。

多尔滚连续猛攻三日,壶关巍然不动,反到是清军的尸体铺满关前。

相比于进攻,魏军其实更加擅长防守,有蒲州攻防的经验,据守险要地形的魏军,让多尔衮感到有些绝望。

连续几日未能动摇魏军的防守,这让多尔衮意识到,短时间内无法攻破壶关,于是他留下一支兵马为疑兵,迷惑魏军,同时也防止魏军再次出壶关来掠夺清军控制的州县,自己便率领十多万大军,沿着太行北进,寻找新的突破点。

太行山脉横在河东与河北之间,据说只有太行八径相连,而其实适合大军行动的远没有八径那么多。

此时正是冬季,大多数山谷都不能过兵,多尔衮顶风而行,一路向北。

清军选择攻击的第二个关口是固关,固关位于太原之东的平定州,在井径之西,是河东与北直隶相连接的重要通到。

在这里,清军再一次碰的头破血流,损失惨重,多尔衮眼看无法突破魏军阻拦,清军士气低落,而他又担心太原局势,于是大军继续向北,最后选择了出居庸关进入宣化。

十多万清军的行动,自然蛮不过姜襄的眼线,清军进入宣化,让留守大同的姜有光,姜建勋等将大惊失色,他们一面将兵力收入大同准备防守,一面连忙派快马急报姜襄。

姜襄刚决定撤兵北返,让魏军与清军厮杀,他则整合晋北,待价而沽,不想清军居然绕道宣化,进入晋北,想从晋北杀入河东。

这让姜襄心中一阵惶恐,感叹自己倒霉之余,也暗叹高义欢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