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放孙可望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228 字 11个月前

“大王放心,臣必定与同僚一起,妥善处理河东问题,尽快恢复河东的繁荣,让河东成为大魏名列前茅的纳税大省!”

视察完河东三司后,高义欢并未在汾州久留,而是带着一批物资,回到太原府。

这时高义欢与陈名夏打马慢行,两人又谈起了南明的事情。

“朱慈烺自己吃了败仗,肯定也不想孤王打赢,要是他与满清联合,对我大魏而言绝非幸事。”高义欢骑在马上,嘴里哈着白气,沉声道:“当初崇祯朝就是被李自臣和满清一南一北击垮,李自成也是夹在两者之间败亡。如果,朱慈烺与多尔衮联合,他们完全可以依葫芦画瓢,让我大魏疲于奔命。”

“大王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在臣看来,朱慈烺未必会与多尔衮联合,他要是这么做,就是没守住底线,不仅丢了朱家祖宗的脸,而且等于将道义让给大王,给大魏一个攻击他的借口。”陈名夏微笑道:“臣以为朱慈烺应该不会与多尔衮联和,至少明面上不会,所以大王不必太过担心。”

高义欢听他这么说,却道:“就算朱慈烺不与多尔衮联合,孤王与清军激战,他在南方养精蓄锐,也会增加孤王一统天下的难度。”

陈名夏笑道:“这也好办,明军新败,实力大损,恢复需要时间。现在正是南明虚弱之时,大王虽然腾不出手来攻击南明,也不好出手,但是大王不是早准备了一枚棋子,用来牵制南明么?”

高义欢脸上笑了,“先生是说孙可望啊!”

“对,就是孙可望!”陈名夏颔首道:“现在明军正是虚弱之时,让孙可望攻击南明,朱慈烺必定手忙脚乱,无法恢复和发展实力。”

高义欢点了点头,不过却苦笑道:“孤也有这个想法,只是不知道孙可望愿不愿意抽身出来,回头攻打南明。孤收到牛金星传回来的消息,孙可望灭了南掌,又攻击安南,大军快打到升龙,安南黎氏都快被他灭掉了。他现在是广南一霸,未必听孤号令啊”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西魏国在河东架设官制,安排官员接管地方,实行对河东的统治。

此时太原还在阿济格手中,河东三司就不能设在太原,西魏藩府就定在汾州府。

这个选择,并非随意决定,而是考虑了许多因素,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汾州富庶。

介休、孝义、平遥都是汾州所辖的县城,汾阳城内还有两座明朝的郡王府,一曰庆成王府,一曰永和王府。

这些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让西魏藩府决定,将河东三司设于汾州。

西魏要控制河东,光有军队不行,还需要把行政体系建立起来,才能真正消化河东,将河东变成能为西魏提供钱粮兵源之地。

高义欢一行人,通过城门,一路马蹄哒哒的来到临时的布政使司衙门。

这次来汾州,高义欢是临时起意,并没有让人通知汾州官员,目的就是想看看官员是否称职。

一行人在衙门前翻身下马,进了衙门,过了穿堂,里面的官员才匆匆忙忙的跑出来相迎。

布政使司衙门内,高义欢大马金刀的坐在中堂,陈名夏等人按着官位就坐,河东布政使、按察使、镇守将军,都坐在两侧。

西魏任命的河东布政使叫顾君恩,有些谋略,原来是李自成的谋士,取关中略定三边,就是他的建议。李自成败亡后,他与李过等人退到陇西,后来一起归顺了高义欢。

在西魏藩府中,顾君恩已经做到户部右侍郎,内阁商议后,觉得他比较适合,便调到了河东。

河东按察使名叫宋之绳,同陈名夏同科,都是崇祯朝的进士,原在王京做御史,这次被放在河东,掌管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