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为河套清军筹粮也是,他一个张家口跑口外贸易的,非跑来大同府,认捐一万石,逼得他们也只得跟着捐了十万石粮食,结果粮食交上去,据说金之俊不仅将一万石退回,还再送了范家五千石。
今天他们又想用同样的套路来逼他们捐粮,并且还加码一百万两,众多士绅顿时就懵了。
乡下土财主,攒点家底子可不易,就是平摊下来,每人也得捐几千两,谁都不愿意捐。
金之俊见大家这副表情,就有些不悦,干咳一声,知府会意,当即一拍桌子,痛心疾首道:“丧良心啊!大清军在前血战,为的是谁?本府今天把话放在这里,今天凑不够,谁也别想出这扇门,都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一队清兵进来,手按着战刀,杀气腾腾的站在两侧。
乡绅们顿时坐立不安,不少人后背都开始流汗,大堂内的气氛,瞬间沉默。
金之俊笑吟吟道:“高贼乃闯贼部将,闯贼是什么样儿,他就是什么样儿。大清将士抵抗高贼可谓劳苦功高,要不是他们,高贼打过来,尔等都要被高贼洗劫。众位不能让弟兄们寒了心啊,要不然高贼打来,各位就全完了。现在麻溜的认领个数目,早点凑齐,好回家过年嘛!”
士绅们见此,知道今天是非捐不可了,一个个唉声叹气,为首一名老者道,“也罢,草民认捐五千两,粮一千五百石,剩下大家在凑凑吧!”
有人带了头,剩下的人便也只得屈服,各县各堡的财主只能纷纷表示,写下认捐的数目,然后吩咐下人回去运钱粮过来,而在钱粮没到之前,他们就只能暂时居住在衙里了。
不多时,所有的士绅都已经认捐,不过距离要求的一百万两、十万石粮食,还是差了一点,但已经达到了朝廷的要求,剩下少点也没大碍,大不了他们少捞一点。
金之俊一脸感动,“各位乡绅果然都是大清的忠臣,本抚代前线将士和朝廷,谢谢你们啦!”
在场的士绅不禁都擦了把汗,为首一人道:“抚台大人,今年已经捐了两回,剩下的能不能让我们缓一缓?”
金之俊当即道:“好说,好说,那谁,姜总兵怎么还没来,他要的钱粮,本抚可算是给他凑齐了!”
姜襄确实是提出过要开拔费,但并没有那么多,金之俊主要是给阿济格筹粮。
“杨副将已经过去请了,应该就快过来。”知府赔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