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治好多尔衮的狂躁症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304 字 11个月前

阿济格见多尔衮神情,不禁问道:“摄政王,什么事情?”

河东来的奏疏,似乎一下治好了多尔衮的狂躁症,他深吸一口气,将奏疏递给阿济格道:“你自己看一看吧。”

阿济格接过来一看,面露惊色,“高义欢增兵河东了!这事太巧了吧!”忽然阿济格暴露道:“豪格与高蛮子勾结呢?”

多尔衮不语,半响才脸颊鼓动,牙齿咬碎道:“出兵盛京的事情,暂时取消,现在本王无法出兵,必须要先应对河东的问题。”

“那豪格的事情,就这么放任不管?”阿济格愠声道。

多尔衮自然是想活剥了豪格,可是眼下他确实不能在西魏威胁河东的情况下,再对豪格出手。

而且,多尔衮已经觉得事情蹊跷,高蛮子增兵的时间也太及时了。

多尔衮甚至怀疑,豪格确实是与高蛮子勾结了。这个蠢材,大清的败类,满人的满奸,本王一定要杀了他。

豪格夺回兵权后,满清唯一能够机动的七万人马,一部分回到蒙古各部,一部分被豪格带到沈阳。

多尔衮已经没有机动兵力,不可能在河东开战的同时去对付豪格,他只能强忍着怒火,恨声说道:“自然要管,先下一道明令,豪格、济尔哈朗损兵折将,罚两人去盛京给太祖、太宗守陵。然后命令封锁山海关,并禁止科尔沁部给盛京输送物资,等本王击退魏军,夺回蒲津关,再来收拾他!”

下明令的目的是向外界否认,豪格与他分裂的事情,不让西魏和南明看出大清国的虚弱。

封锁盛京,则是为了逼迫两蓝旗的旗人,背叛豪格。

眼下多尔衮只能先这样处理,他说出来后,长出一口气,走到地图前,沉声道:“细说下河东的情况!”

(感谢白金saki的500,书友20170605151956102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

时间到八月底,北京的多尔衮终于弄清了整个事件的经过,然后不可避免的又砸了几个古董瓷器,整个人才慢慢冷静下来。

这时摄政王府邸,多尔衮听了何洛会的陈述,明明豪格和济尔哈朗已经放弃了兵权,返回北京,却被一个叫侯方域的人阻止,让多尔衮暴跳如雷。

现在大清已经不比往日,向南打,没灭了南京,抗住大清一次南侵的明军,对于清军并不像以前那么恐惧。

向西打,却被魏军击败,魏军不仅不怕大清,隐约间已经有了反攻的态势。

此时大清国早已有些镇不住场面,如果大清国还是一体,那对抗西魏和南明两家联手都不在话下。

可现在豪格和济尔哈朗跑去沈阳,等于就造成了分裂,大清国实力立刻大损。

如果说在此之前,是大清国窥视西魏和南明的版图,两方都怕挨揍,那现在情况就出现了反转,大清国开始担心西魏,甚至是南明,窥视它的版图,要开始研究怎么保持现有的地盘了。

大殿中满是破碎的瓷器碎片,十多个穿着黑色官袍,头戴碗帽的清国官员,低头垂手,大气都不敢出。

这时安静许久后,多尔衮一脸怒气的问道:“科尔沁和漠南的王公怎么说?”

一旁的谭泰沉声说道:“摄政王,科尔沁的几位王爷表示不支持庄王和肃王,但也不想参与此事。”

多尔滚脸上满是愤怒,豪格和济尔哈朗加起来,影响力不小,弄得蒙古的王公,都不听他这个摄政王得号令了。

这个苗头一开,那还得了。

多尔衮眼中满是杀意,已经决定必须杀死豪格和济尔哈朗这两个蠢货。

忽然多尔衮扭头看向跪在地上的洪承畴,咬牙切齿道:“洪学士,你不给本王解释下侯方域的事情吗?”

洪承畴额头冒汗,他感受到多尔衮身上浓厚的杀意,这个时候,他也不怕得罪人,必须要为自己辩解了,“王爷,臣却有失察之举,可臣也不知道侯方域为何会突然跑去投靠庄王和肃王。说起来,侯方域还是英王引荐给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