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准备决战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445 字 11个月前

这时方家玉站出来,禀报道:“大王,臣有个情况需要禀报。玄衣卫探知消息,南京似乎正与江北清军谈判,要是他们达成协议,休兵罢战。阿济格麾下十万清军,二十万降军,就能从江北抽身,转攻豫南。这样一来,豫南的压力将难以估算。”

听了这话,堂上众将士立刻炸了锅,文官谋士的脸色也难看起来。

南京这不是坑人吗?俺们魏军为了给你们解围,才同鞑子开战。现在鞑子要打俺们,驴日的却要议和休战。这不是把几十万魏军将士,给坑惨了。

南京这么搞,就是还恋着明朝的人,心中也感到很不舒服,感觉像是被出卖,被背叛。

高义欢眼睛一眯,老子就晓得大舅子靠不住,不过这种情况,高义欢早有预料,所以并不惊讶。

高义欢放了孟乔芳,也想同清军休战,希望清军能将矛头对准南京,南京做出这样的决定,从南京的角度而言,也有他们的道理。

势力之间,靠道义和道德是约束不住的,几百年后那场战争时,也是一样。

高义欢抬手压了压,让众人安静下来,然后站起身来,走到沙盘边上,皱眉道:“看来,这一战,应该快速打啊!”

说着,高义欢却忽然扭头问道:“吴三桂那边什么情况?”

陈名夏道:“大王,张献中在褒城,中了一箭,西军退出汉中。我军接收了大散关,另外王得仁派出六千人,从勋阳府西进,已经拿下兴安府,吴三桂等我们交付粮草后,就将全军入川,交出南郑等地!”

高义欢眉头一挑,“粮草要等吴三桂前锋入川,让出南郑后,再交付。赵大宪,孤王给你一万五千精兵,再加上王永强的七千人,你立刻去接收南郑。”

赵大宪出列道:“臣领命!”

汉中问题解决,高义欢少了一个大麻烦,然后看着众人问道:“孤王,决定近日内,便出关同清军决战,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众将士立刻围到沙盘边,注视着上面的小旗子,都皱起眉头,多铎加上尚可喜,目前清军投入到豫南的兵力,就已经近十万,要是阿济格再抽调个二十万人来,投入到豫南,这仗就真的不好打了。

(求推荐,订阅,月票,求收藏,书单推广,感谢大佬们的支持。)

西安城,高义欢本来想更名长安,后来忍了忍,听了李岩的话,便没有改过来。

关中原本有明朝一大亲藩,西安城中有富丽堂皇的秦王宫殿,但是在李自成攻入西安后,王府被烧了一部分,等李自成撤出西安时,则被顺军放火烧为白地。

若是秦王宫还在,高义欢便直接入住秦王宫了。现在高义欢的魏王府,则是吴三桂的府宅。

二月初三,高义欢从延安回到西安,魏军各部将士,都已经在西安附近集结。

这时魏军占据关中,近一个月的时间,魏国的官制在关中已经建立起来。

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办到这一点比较困难,不过因为留用大批的降官,关中的官僚体系,并未遭受太大的破坏,所以只是将原来军政府的六曹变为六部,在增设了几个衙门,制度就建立起来,能够勉强运转。

当然这必然会有革命不彻底的嫌疑,降官大多都不是好东西,可是军政府一时间也找不到那么多官员来统治关中,没有熟悉关中情况的人才,所以暂时只能任用这批降官。

好在这批降官大多是重利之辈,投靠满清是为了升官发财,现在换个王,也没有关系。

只要高义欢不被杀得大败,这些降官暂时也不会造反。

现在只有暂时如此,等击退了清军的进攻,再来慢慢去健全官职,剔除这些降官。

西安城北门,城门大开,高义欢在大批黑甲兵的簇拥下,马蹄哒哒的进入城内,街道两侧穿着黑甲的士卒,手持长矛,神情严肃,保卫魏王的安全。

毕竟魏军刚占据关中,关中内部满清的势力,明朝的势力都还存在,万一放根冷箭,射中了魏王,可不是开玩笑的,所以护卫必须森严。

黑甲骑兵簇拥着高义欢,穿过街道,一直奔驰道魏王府邸。

高义欢勒住马缰,王府门前值哨的侍卫,立刻跑过来帮高义欢牵住战马,高义欢则提着马鞭,疾步走进王府。

这时高义欢的家眷,都还在南阳城内,所以王府空空荡荡,只有一些护兵。

高义欢径直走到大堂,将头盔取下,让亲卫帮忙挂好,然后双手张开,一边让亲卫帮着卸甲,一边吩咐道:“传令下去,召集众将,还有几位先生,前来王府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