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攻下延安中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463 字 10个月前

今日是他们成为魏军后的第一战,魏王就在后面看着,是爷们就必须露脸,让大王看一看,咱得能耐,这样才能卖给好价钱。

在城池的另两边,刘芳亮、高一功等人,也激励着士卒,呼声遥相呼应。

近万将士呼声震动四野,李过勒住马缰,将刀向前一挥,高声啸叫,“杀!”

军令一下,身后的大军,顿时如奔流的洪水一般,涌向城池。

城头上的清军士卒,都有些胆寒,知道这次贼兵不玩虚的,真的要玩命了。

一时间,城头的清军纷纷张弓搭箭,准备射杀城外的目标。

高义欢看见漫野扑上去的顺军,心道顺军喜欢人海战术,不太在意士卒死伤的毛病,还是没有改掉。

如果是魏武军攻城,必然会准备充足的器械,攻城前先压制城头的弓手,总之会注意章法和节奏,充分利用器械的优势。

顺军则是四面八方,漫野的攻击,声势骇人,但己方士卒却缺乏很好的保护。

这个毛病,高义欢决定以后一定要帮他们改一改,天下人口减员得太厉害,人员减少会不利于他今后的扩张,所以不能随便消耗了。

顺军的喊杀越来越近,高耸的云梯在士卒的推动下,缓慢逼近城头,轻便的攻城梯已经冲在了前头。

这时延安城后,突然腾起一片黑点,砲石越过城头,在空中呼啸着划过,猛然砸落下来。

清军仓皇退入延安,城中并没有什么器械,抛石机是打的最远的武器,还是孟乔芳下令拆了几个大户的宅子,用别人的房梁打造出来。

砲石砸来,立毙数人,但对于万人冲锋来说,砲石不过是一枚小石子投入湖面,更本无法阻挡顺军的冲锋。

眨眼间,顺军已经冒着砲石和箭雨,冲到了城下,士卒将登城梯高高举起,然后挂上城头,将领顿时一声怒吼,“上!“

手持刀盾、长矛的士卒,在梯子固定的瞬间,顺军开始向上攀爬,弓箭手则站在城下,向城头放箭,整个延安城的三面城墙下,顺军士卒如同蚂蚁一般遍布~

(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孟乔芳听了将领的禀报,心头一凛,豁然起身,“什么?”

将领喘息道:“城外贼兵出营列阵,这次是三面围攻,每面都有近万人,不玩虚的了!”

孟乔芳急忙穿上衣甲,戴上头盔,神色有些慌张,“走,上城去!”

一行人急匆匆来到城墙后,已经听见城外传来阵阵呼号,声音直上云霄。

孟乔芳蹭蹭的登上城墙,城上的武将皆一阵沉默,脸色低沉,眼光闪烁。

这时他一手扶住墙垛下望,一看顿时下了一跳。

好家伙,城下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器械耸立,士卒铺满大地,与前些日子攻城,城下两三千人稀疏的站着,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前些天城下的士卒是不嚎的,将领下令后,就拉开队形,慢慢悠悠的进攻,今天城下的士卒,却跟打了鸡血似的。

这让孟乔芳心中一凛,知道城外必然出了什么变化,贼兵要玩真的了。

想到这里,孟乔芳拿出千里镜,扫视城外的敌军。

在他的视界中,首先看见敌军阵前,一员大将挥舞着大刀,来回奔驰,阵前的矛林,随着他的奔驰,高高举起,然后又落下,每一次都发出震天的怒吼。

在矛林之后,是大批的步弓手,以及各种高耸的器械。

最后则是一面黑色的大纛旗,旗上一个斗大的“魏”字,正随风飘扬。

孟乔芳放下千里镜,旋即又立刻拿起来,再次对着大纛旗观看,大纛绣着金边,黑底中还有一条兽态的红龙,张牙舞爪,甚为恐怖。

熟悉秦汉时期的器物,就能常常看见不少东西上,有这种兽龙。

龙的演化,能够看出文化和民族习性的演变,秦汉时间的中原王朝,雄健浑厚,尚武霸道,所以龙也是兽形的,形态张牙舞爪,等到明代,龙的形状变美了,样子也变的老态龙钟,与之相伴的是汉民族审美和习性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了。

孟乔芳将千里镜的镜头压了压,看见大纛下一员骑着黑驹的大将,心头顿时一惊,“难道是高义欢?金边大纛,高贼称王呢?”

孟乔芳没见过高义欢,不过清军的情报对高义欢有些描述,说这厮喜欢骑黑驹,身形微胖,腰间有膘,头戴铁盔,上插二尺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