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伐蜀还是攻明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222 字 11个月前

“奴才遵命!”范文程打了个千儿,谄媚的笑道:“主子爷,奴才以为攻江南为迅疾之策,特点是快,只要大军占据南京,南朝立刻覆灭。大军拿下南京,灭掉南朝,以江南赋税,以八旗之勇猛,大清一统天下之势,将不可抵挡。攻打四川,就是效仿元亡宋之路,这条策略比较稳妥,不过却比较耗费时间,也耗费资源,所以谓之缓!”

多尔衮微微颔首,又摸了蹭亮的头皮一下,心中已经有了决策,问道:“你们以为本王是该攻四川,还是先下江南?”

洪承畴这时开口道,“摄政王,无论是先攻江南,还是打四川,都需要防备豫南的高义欢。臣以为此寇不灭,不论先攻江南,还是先攻四川,都难以达成目标。”

多尔衮微微皱眉,“时下不考虑高义欢,本王想问的是,本王打四川胜算大,还是打江南胜算大?”

洪承畴知道多尔衮的盘算,不过这种为了多尔衮的利益出发,而不是考虑整个大局,从大清利益出发的南征,可能短期获利,但是从长远来看,可能是利大于弊。

“献贼据四川天府之地,如今又得汉中,若不尽早灭之,今后恐成大患。现今顺将贺珍,献关而投,秦王兵马聚集大散关,我朝完全可以趁着献贼还未做好准备,杀入汉中,进而谋取四川。汉中、关中、四川地形封闭,把守好关隘就能预防高义欢的干扰。大军一旦四川在手,就可效仿晋灭吴,元亡宋,建瓴而下,攻入湖广,最后直取南京!臣以为这是上策。”

洪承畴顿了顿,继续道:“若是没有高义欢在,臣以为直取江南,拿下南京,使得南朝正统崩塌,各地陷入分裂割据,然后各个击破,不视为一条好策略,但有高义欢在侧,我军有后顾之忧,必受牵制,加上我朝无水师,想要一战而定南京,臣以为难以实现。如是大军不能占据南京,抓住朱慈烺,臣以为局势很可能向宋金对持演化。”

洪承畴把想法说出来,不过并没有明确支持哪一条,因为他晓得多尔衮现在的想法。

多尔衮要的是一场胜利,获得大批物资,谁最好欺负,谁最好打,谁是软柿子,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都欺负了几十年,早就找到了感觉,打起来上手也快。

多尔衮听了洪承畴的话,也明白洪承畴的倾向,他不禁眉头紧皱起来,一时间难以抉择。

(求书单,求支持正版,求月票,推荐,订阅)

不打高义欢?

多铎一下愣住了,他脑子里早就想好怎么一雪前耻,现在居然不打高义欢呢?

多尔衮从藤椅上站起身来,见多铎有话说,却摆了摆手,“你不要说了。本王心意已决,不会改变!”

多铎的脸涨得通红,多尔衮终究还是很看重这个弟弟,解释道:“满达海被杀,代善要严惩你,被我拦了下来,许你戴罪立功的机会。因为这件事代善对本王十分不满,另外孔有德被杀,对我朝声望打击巨大,朝中不少人都在质疑本王。现在本王需要一场大胜,来稳定朝局,将豪格、济尔哈朗、代善这些人压下去,你能明白吗?”

多铎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知道他连续的失败,让多尔衮心里没底,不敢找高义欢的麻烦,怕再吃个败仗,导致他下台。

“我知道,高蛮子点子硬,不太好打!摄政王这次要找个十拿九稳的目标下手!”多铎气呼呼的道。

为了稳定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多尔衮确实准备找个软柿子捏一捏,打一场大胜仗,获取大批缴获,给八旗带来利益,稳定他在朝中的地位。

多尔衮需要获得更高的威望,这样他弄死豪格,也没人敢知声,但现在显然还不行。

多尔滚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本王不能再承受失败了。”

多铎心里却有点失落,从豫南撤离北上时,他就感觉到只要他一撤,以后灭高义欢就更加难了,不想居然被他说中。

其实多铎想告诉多尔衮,高义欢不除,今后必是我大清的心腹之患,但是他却不好开口。

因为他三次失利,让多尔滚在朝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清廷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斗争也相当的激烈,多尔滚的政敌有很多,都等着看多尔衮的笑话,随时准备把他拉下台。

现在朝中已经有人在质疑多尔衮,多铎不好意思让多尔衮冒险,万一又没打过高义欢,那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