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保底粮价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412 字 11个月前

众人坐下后,招呼来小二,把店里最好吃的都点了一个遍。

不一会儿,洞庭银鱼,虾饼,回头鱼等七八样以鱼虾为主的菜便端了上来,种类繁多,色香味俱全,到也很有巴陵特色。

朱国瓷等人吃了几口,味道还不错,正吃着,忽然听见旁边有人正在讨论,今岁庄稼的收成,谈论粮价,还有什么交易所的事情,便引起了他的兴趣。

这时朱国瓷用筷子夹住一块鲜美的鱼肚肉,准备送入口中,耳朵听着邻座食客的谈话,这一听不要紧,听后顿时令他大为震惊。

在他们不远处,坐着一名穿着锦缎的人商人,一名穿着儒服的官府中人。

这时面白体胖的商人端起酒杯道:“周兄,军政府避免谷贱伤农,设定最低粮价,百姓可以直接将粮食卖给县里的粮库,你怎么看?”

姓周的是个精瘦的汉子,应该是公门中人,他面上有些为难道:“这个,不好说吧!”

胖商人忙给他倒酒,又叫小二再上几个硬菜,讨好道:“实不相瞒,军政府出了这份决议后,把粮价设在一两五钱每石,我没敢收,就怕收了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周哥,你就当闲聊,给我透露点消息吧!”

“好吧!”姓周的汉子犹豫一下,才爽快的道:“我觉得,军政府这个决议,首先是老百姓受益,粮价高于保底价,可以卖给商人,低于保底价,直接卖给军政府。这一下我看整个湖广的百姓,心都要向着高大帅。但是你别以为百姓受益,你们这些商贾就会吃亏,我告诉你绝对不会。“

胖商人有些疑惑,“周哥,我们高价收上来粮食,假设没人接盘,不就亏了吗?”

姓周的汉子笑道:“现在四处打仗,有些地方都饿死人,没饭吃了。粮食哪里不是卖个三四两,你还怕粮食卖不出好价钱?以前是别人故意打压湖广的粮价,百姓又是一盘散沙,现在军政府要对粮食交易统一管理,在岳州建立交易所,本省商人收购的粮食,都拿到交易所交易。架设交易所关闭几个月,你还怕饿不死他们!这个时候,有粮才是大爷。”

朱国瓷听着,心头一颤,筷子忽然掉到了桌上~

(感谢渴不死的鱼zz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书单,求月票,推荐,订阅。)

时间进入公元1646年的夏,原本动荡的天下,似乎是畏惧剩下的炎热,居然安静下来。

清军连连征战,灭了李自成,击败漠北蒙古后,需要喘口气,消化地盘,加上八旗老爷受不了南方的炎热,所以并没有大的动作。

张献忠得了汉中后,要降服刘宗敏也不容易,而吴三桂没有清军支援,双方只能对持着,谁都不敢贸然开战。

高义欢和明朝冲突后,双方达成妥协,魏武军兵马住在武昌西南,又有炮台控制江面,左良玉瑟瑟发抖,同样不敢挑起事端。

一时间,天下兵火稍息,让百姓有了难得喘息之机。

岳州城是高义欢治下,少有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因为地里位置的关系,这里聚集了湖广、江南,甚至还有闽粤的商人。

当然湖广以产粮为主,所以聚集到此的商人,主要都是各地的粮商。

这时眼看就要夏收,湖广的粮食又将成熟,各地的商人逐渐赶来岳州,准备收购湖广的粮食,然后运往各处销售。

这时在岳州城外的码头上,一艘南直隶来的商船刚刚靠岸,几名粮商就从船上下来。

为首一名公子,看了眼岳州城,脸上露出笑意,他边走边对旁边人说道:“听说今年湖广降水充沛,日照充足,这次夏粮必定大熟!”

“粮食大熟,市场上粮食就多,我看粮价得往下压一下,最多给一两每石。”一名大腹便便的商人笑道。

为首公子摇着折扇,“现在朝廷和北面闹翻,粮食在明面上卖不到北直隶,缺少了买主,我看七钱每石才比较合理。”

“公子,去岁湖广粮价一两五钱银子,今岁斩去一半,怕他们不会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