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夷的船都满世界跑了,他却连个内河战船都造不出来,这也太他娘的没面子了。
这时陈名夏开口道:“周东主这个作坊,以前只是造些商船,材料自是不足,不过这里没材料,别处却有。沿海有许多豪商,私造海船,大帅可以花些银子买些材料,甚至挖些工匠过来。”
这一下,周渔阳知道眼前的大官,是要动真格的了。
高义欢听后,眼睛一亮,“需要什么材料,本帅可以设法购买。”说着高义欢盯着周渔阳,“这个船本帅一定要造,周东主要恢复生产,还须要些什么,尽管直说!”
周渔阳见此,知道这个船,他不造也得造了。
这对他而言有些危险,但同时也是个机会。讲真心话,周渔阳并不想给官府做事,可他不敢拒绝高义欢,只能道:“回禀大帅,造船其实只要工匠、钱粮、还有原料,这几样东西。如果大帅能有足够的钱粮,能找到原料,小的愿意试一试!”
“钱粮和原料,这些你不用操心,本帅会备齐。本帅想知道你准备怎么造?”高义欢问道。
周渔阳沉思片刻,说道:“首先小的要知道,大帅要造什么样的战船,然后小的准备趁着大帅准备原料的时间,去一趟江南,看一看水师的战船,还有沿海的海船。”
这个说法,让高义欢很满意,觉得这个人还是比较靠谱。
“好!既然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高义欢满意的颔首,“你今天准备一下,计算下你的成本,明天到岳州府衙来,我们签个契约,便在准备开始造船了。”
造船的事情决定下来,高义欢在船场又转了一遍,了解许多造船的事情,到下午才返回岳州城中。
这时他刚回府衙,高义成却匆匆过来禀报,说南京那边已经下旨,责备左良玉,同时赞赏了大帅,承认了与魏武军的协议。
在与钦差谈妥后,高义欢其实还是有点担心,朱慈烺意气用事,但是现在看来,南京方面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是在表面上,维持了高义欢与南京的关系,使得从外表看,明朝还是一个坐拥半壁,有很强实力的明朝。
高义欢看完情报,心中也终于松了口气,但随即又将信看了一遍,忽然抬头问道:“咦,咋没有俺和公主的消息?”
(求书单,求月票,推荐,订阅。)
汉子有点不知所措,这时陈名夏笑道:“这位是我们高大帅,来船场问你些事情。你不用害怕,直接回答大帅的话就行。”
最近岳州打仗,四郊的百姓都晓得,岳州现在换了主人。
北面的高大帅打跑了朝廷的官军,以后岳州就姓高了。
汉子听说是高大帅,忙磕头道:“小的周渔阳,拜见大帅。这间作坊确实是小的地。”
“起来吧!”高义欢露出慈父般的微笑,“我有事情问你,你这里能造船么?”
高义欢看了看船场,看上去十分破败,让他有点失望。
周渔阳有些惶恐的起身,不敢抬头,低声回道:“回禀大帅,去年还能造些船,今年因为打仗,雇工们都回乡避祸,作坊里没有人,只能造小船,修修破船,不能造大船了!”
高义欢摸了摸鼻子,心道本帅军纪还算好的,没想到依然影响到民生了。
不过听他这么说,高义欢心里又燃起了希望。
其实明朝现在的造船工艺,依旧比较发达,只不过大船的建造技术,主要集中在沿海,特别是福建、广州一带,而内陆则不掌握这些技术,也不需要造什么大船。
“本帅问你,那些雇工你还能不能找回来?”高义欢问道。
周渔阳叹道:“能是能,不过工坊里没活计啊!”
陈名夏呵呵笑道:“周东主,我们大帅就是来给你送活计来的。叫你的雇工都回来吧!”
周渔阳一脸疑惑,高义欢笑道:“本帅想找你帮本帅造大型战船,你这个工坊能不能造?”
高义欢说完,看着他,希望能够看到惊讶和欣喜的表情。
“造战船?”周渔阳心头一喜,不过却摇头道:“回禀大帅,小的这个工坊怕是造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