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造船工坊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316 字 2024-04-23

湖泊周围,土地肥沃,湖里物产丰富,当之无愧的渔米之乡。

这时在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高义欢领着一众将领和幕僚站在岸边。

“北方靠马,南方靠舟!这次我们的势力跨过长江,将常德、岳州收入囊中,把洞庭湖变成我们的内湖。这里河网纵横,没有一支像样的水军,可不行啊!”高义欢抬起马鞭,划了半个圈,在他的左侧是烟波飘渺,水天相接的洞庭湖,右侧则是滚滚长江,景色十分壮观。

金声桓点点头,附和道:“大帅说得甚是。这次卑职和江防水师交手,发现朝廷的战船确实了得。这次他们船少,炮台才能击退,要是船多的话,炮台根本拦不住。要是我们没有一支可堪一用的水师,一旦让朝廷水师冲过武昌,然后封锁水道,那就麻烦了。”

金声桓见了江防水师的战船后,心中还是比较震撼,知道水上交战,魏武军的水师绝对不是对手。

高义欢深以为然,不说造一支庞大的水师远洋出海,至少也得将洞庭湖征服吧。

虽然现在高义欢的财政,不支持他在拥有庞大马步大军的同时,去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但是保持一支数千人规模,装备精良的水师,却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是大航海的时代,越早拥有水师越好,高义欢对于远洋,其实十分向往。

高义欢道:“本帅准备组建洞庭水师,将水师扩充到六千人,并打造战船和火炮装备他们。本帅不要求他们能控制整条长江,至少要在湖广有一战之力!”

水师要形成战力,比步军、骑兵、炮队花费的时间都要长,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高义欢这也是未雨绸缪,准备用精兵策略打造一支水师,一边培训人才,一边累积经验。

这样等他真有能力发展水师的时候,就能有足够的人才,不至于从零开始,能够大大减少发展所需的时间。

陈名夏摇着扇子,“洞庭湖周围有不少渔民,可以成为大帅的兵源。另外岳州城南有个造船工坊,应该有不少工匠,或许能为大帅所用。”

岳州是湖广重要的商业城市,每天都有许多粮船要停在岳州,也有许多江南来的船只要停靠补给。

因为岳州城水运发达,船只来往频繁,难免出现损坏,所以有一个造船和修补船只的工坊。

这个工坊主要建造些商船,还有洞庭湖上的渔船,规模并不是很大,一般人并不了解。

陈名夏看过岳州府的宗卷,所以知道有这么一个小工坊。

“哦”高义欢来了兴趣,“走,带本帅去看一看!”

当下一行人便翻身上马,向岳州城南十里外的造船工坊奔去。

去年高义欢北上豫南时,曾经吩咐过赵柱子,替他组建一支三千人的水军。

现在这三千水军是组建出来了,不过实力却让高义欢不敢恭维,他们也就是能操船运下东西而已,水战提都不要提。

水师没有形成战力,除了高义欢没有得力的水军将领,以及熟悉水战的人才外,水师的小舢板,也是限制水军实力的主要原因。

造船是个技术活,造不好,浪头一打,挨上几炮,船就可能散架,甚至有的船结构不合理,风一来直接就沉了。

这样的船只,不仅不能提高水师的战力,反而会害了水师弟兄的性命。

高义欢曾经让人造了一批船,不过除了小舢板可以用外,大一点的船基本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便只能放弃。

应此高义欢对造船工坊,很感兴趣,希望能造出一批能够在大江湖泊中一展身手的大船出来。

这时高义欢一骑当先,马速飞快,身后数百人纵马驰骋,让人内心不禁生出一股豪情,情不自禁的想吟首诗。

不多时,高义欢一行人就到了南郊一处湖湾,便见几栋孤零零的房子,空地上堆着许多木料,还有几艘破烂的小舢板,以及建造一半的龙骨。

作坊内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高义欢一行人,他们看着这么多军队过来,工匠和主人都有些惊慌,半响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才有些惶恐的走了出来。

亲卫上前将那汉子带到跟前,高义欢打量了他一眼,便开口问道:“你是船场的主人?”

(求书单,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