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钦差过河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319 字 11个月前

这时高义欢则看向众人道:“既然对岸有人愿意帮忙,那咱们要过河就好说了。赵大宪你备好船只,就从马进忠的防区过河。”

说着他看向王有才道:“先生,还得麻烦你今夜再过去一次,同马进忠等人在商量一下,双方约定个时间,还有暗号。”

高大帅身居高位,说话却让人如沐春风,声音又好听,虽是命令,但却让王有才感到很舒服。

“大帅,卑职今晚就过去!”王有才道。

高义欢遂即站起身来,走到一副作战图前,挥手道:“诸位都过来,我们看一看,这仗该怎么打。”

两侧坐着的将领,齐齐起身,然后围拢过来。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的重点却只有一个,就是怎么快速的将大军运过河。

有人建议多备船只,有人建议把船只相连,搭成浮桥,总之众人都相信,只要人马快速过河,东岸的左军就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就在众人商议时,周大利掀起帐帘,抱拳禀报,“大帅,巡哨的兄弟在河边发现有船靠岸,来人说是朝廷钦差,要见大帅,大帅见不见?”

闻语,帐中忽然安静下来,高义欢微微皱眉,心道:“来的好快啊!”

赵大宪提议道:“大帅,要不先晾在一边,等俺们过来河再说。”

高义欢摇了摇头,“来都来了,还是要见的。这叫政治正确,是个态度问题,懂么?本帅先把态度罢出来,然后漫天要价,看钦差的态度如何。要是朝廷态度强硬,本帅正好请钦差看一看我魏武军的风采,看看儿郎们是如何将对面的孙子打出屎来地!”

“妙啊!”王有才竖起拇指,“大帅真是英明,这等于给钦差一个下马威,不信朝廷不服软。”

赵大宪眼睛一眯,感到一丝压力,他有点震惊的看着王有才,妈卖批,这不是俺的台词么。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最后说下更新的问题,真的感谢大家的打赏,已经欠了蛮多更了。我尽力吧。)

魏武军进入武昌府后,对于抵抗的左军坚决毁灭,对于归顺者则给予一些钱粮。

很快魏武军周围就聚集了十多万人,高义欢在嘉鱼县稍作休整,将老弱和妇女留下,精选精壮,得三万余人,便大军东进至金水西岸,同东岸的左军隔河对持。

西岸左军的统帅是总兵李国英,名列《贰臣传》甲等的人物。

这个人能力很强,历官四川巡抚,兵部尚书,陕西、四川总督,一直活跃于四川,多次击败南明军队,连最后的抗清基地,夔东十三家,也是覆灭于他的手中。

要讲水平,李国英比金声桓、马进忠可能都要厉害一些。

不过李国英能力虽强,现在又有十万兵马,可面对不到两万魏武军和三万多附庸,却依然没有一点底气,只能憋屈的防守。

这时在左军大营外,李国英一身铠甲,领着一众将领恭候在营地外。

不多时,远处一队骑兵奔来,正是从武昌赶过来的钦差。

李国英等人忙迎接上来,大笑道:“武昌总兵李国英,恭迎钦差。钦差远来,幸苦了!”

王彦看了李国英一眼,“李总兵,现在情况如何?”

李国英得了左良玉书信交代,忙抱拳回道:“回禀钦差,现在两军对持,情况还算正常,不过对岸人马以有渡河的迹象。”

王彦眉头一皱,“给本官备船,本官要立刻过河!”

李国英笑着点头,然后挥手吩咐人去办。

钦差一行没有入营,就坐着船前往对岸,李国英领着众将,站在岸边一直送钦差上船,等船只到了对岸,李国英才忽然回头,对身后将领道:“钦差去了高精忠那边,这仗就打不起来了。你们都不要有别的心思,等高精忠退兵,武昌还是咱们左镇的天下。”

对面的高精忠阴毒的很,放出话来,明码标价,士卒过去每天给米半斤,每月给饷七钱,军官带过去多少人,就领多少人,每带过去一个青壮士卒,军官就得一钱银子的提成,上不封顶。

虽说开出的待遇,比不上魏武军,但是比左军什么都不发,还吃不饱饭的情况,不晓得要强到哪里去了。

这让左军人心不稳,谣言四起,不用开战,怕是都快反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