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蛟麟早就有了撤走的心思,他不管高义仠有没有与高精忠勾结,只是拿这个说事,让吴晋锡放弃岳州。
吴晋锡接过信一看,果然是高精忠写给高义仠的信,心中便有些疑虑了。
马蛟麟见此顿时一挥手,“带大人走!”
当下一众士卒便拥着吴晋锡往南走,留下一众青壮和家丁不知所措,片刻后,忽然一哄而散。
这时魏武军已经顺着斜坡,接近了坡顶的矮墙,守军长枪突刺,锋利的枪头捅出,前面几名魏武军被刺中,惨叫着滚下斜坡。
后面的魏武军立时用盾牌抵挡,旁边的杀手队则拿起兵器还击,又将胸墙后的士卒桶死,但很快又有明军从后填上,双方就在坍塌处激烈的搏杀,交换着死亡。
斜坡两面,一面铺满了穿着黑甲的魏武军,一面则是穿着红色战袄的明军,两军士卒不断的顺着斜坡滚落。
“轰”又是一声炸响,一枚震天雷在红色的海洋中爆炸,顿时尸体乱飞。
高义仠看得肝胆俱裂,一把抓住一名亲兵,“快去向吴大人请求援兵!”
亲兵跌跌撞撞的小跑着离开,不一会儿,又连滚带爬的跑回来,哭腔道:“千户,吴大人、马将军他们从南城跑了!”
高义仠如遭雷击,有点懵了。
这是随着震天雷的投掷,斜坡背面的明军死伤惨重,坡顶的明军没了增援,他们虽占着地利,但是顶不住源源不断的魏武军。
王得仁一刀劈死身前守军,第一个翻过矮墙,很快就有十多名士卒,紧跟着翻过到胸的沙袋,将墙后的守军尽数砍翻,斜坡上的守军见了,终于支持不住,转身向街道逃窜。
高义仠见此,气得一跺脚,“走!撤!”
魏武军士卒推倒沙包,涌入城中,杀手队沿着城墙迅速推进,很快就冲到了城门背面。
不多时,堵住城门的沙袋被搬走,城门被士卒打开,早已拥挤在城外的魏武军士卒,立刻就蜂拥着杀入城中。
一时间,无数黑色的身影,沿着宽阔的街道,涌入岳州城。
高义欢骑在马上当即令道:“大宪,你带人进城,维持秩序!”
(感谢大佬舞动三军的10000打赏,喜提护法称号,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清早岳州北城外号鼓绵延,马军在城下来往疾驰,为出营的步军压住阵脚。
魏武军各寨内人声马嘶,饱餐一顿后的士卒浑身是劲儿,拥着器械出营,摆在城池外,等待着攻击的命令。
城墙上守军将官大声呼啸,指挥着士卒和民夫,将滚石檑木搬上城头。
士卒们躬着身子,脚步匆忙,在弥漫的硝烟中穿行。
高义仠在两名亲兵的护卫下,在城头穿梭,看见城墙上一门大炮猛的一退,腾起一团白烟,向城外打出一炮。
几名守军炮手,立刻挥手驱散硝烟,有的用裹着打湿的羊毛棍子刷清膛,有的则取出发射的药包,急急忙忙的再次装填,但就在这时,城外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一枚炮弹直接砸向城头的炮位,铁弹砸中墙垛,将墙垛削平,城上尘土飞扬,无数碎石乱射,几名守军炮手纷纷倒地哀嚎。
城上的炮位,是魏武军炮火轰击的重点,这种情况十分常见,高义仠不为所动,继续穿过人群,来到昨晚的垮塌处。
高义欢骑在黑驹上,用千里镜查看缺口,魏武军有近半的炮弹,都砸向垮塌处。
一阵炮炮击后,城上烟尘弥漫,待烟尘慢慢散去,高义欢便见守军垒起的胸墙,被炮弹砸的一片狼藉,烟尘中数十个守军身影,正扛着沙袋,搬运石块,修复城墙。
高义欢脸上冷笑,城内的守军很顽强,很坚决,但有什么用,整个大明糜烂不堪,一两支忠心明朝,敢战的人马,或许能延续明朝的寿数,可不解决明朝自身的问题,终究是一个悲剧。
“开始吧!”高义欢放下千里镜,平淡的说了一句。
岳州城在火炮的轰击下,一片狼藉,烟尘滚滚,视线不清。
这时一声号角响起,城外传来隆隆战鼓声,还有无数人的喊杀声。
“千户!”一名亲兵直起身来,惊呼一声。
高义仠忙走到墙边,听见旷野中鼓号大作,看见数千左镇步军,扛着飞桥、登城梯,推着盾车冲在前面,后面三千精锐魏武军紧随在后,心中一沉,顿时疾吼道:“敌兵要攻城了,防御!”
城下冲在最前的依然是左镇降卒,这样可以让左军承受大军接近城墙前的损失,减少后面魏武军的伤亡。
城头上的守军纷纷涌到墙边,士卒点燃火铳,张弓放箭,城上硝烟弥漫。
冲在前面的左军降卒,冒着迎面射来的弹丸,头顶落下来的箭雨,前排的士卒倒了一片。
不过有盾车防御,加上护城河被填,拒马桩、鹿角被清理,飞奔的左军降卒很快就冲到城墙下,架起飞桥,铺上木板,竖起登城梯,如同蚂蚁一样向城上攀爬。
城头上,滚石檑木如雨点般落下,沸腾的金汁,热油被士卒用铁勺泼洒下来,左军降卒顿时惨叫连连。
马蛟麟指挥着士卒,用滚木砸攀爬的左军,将一个个士卒砸下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