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关中的鞑子还没有出手,如果他们与多铎配合,高义欢的处境依然很危险。
这个时候,高义欢强逼着明朝诏安的作用就显现出来,准备拉明朝下水了。
他写了一封奏疏,便让人将满达海的人头送去南京。
他这个举动,可以说相当的阴险,南京不是对满清战和不定,东林党和马阮不是想求和么?
高义欢作为明朝的官,给他们送个满清的贝子的首级过去,等于是黄泥巴抹在南京朝廷的裤裆上,不是屎也是屎,看龟孙们还怎么求和。
开战前,高义欢就派王世琮去了南京,不过到现在南京还是没有出兵帮他的意思。
这一战高义欢损失不小,要不是刘黑子吸引了鞑子的主要力量,魏武军怕是要死伤万把人。
清军凶猛的狠,完全让高义欢扛,他自认为扛不起,所以必须要拉明朝下水。
此前明朝可能还抱着牺牲他,来求和的心思,但现在把满达海的人头送去南京,高义欢再伸张一下,说他是奉南京之命抗击鞑子,让鞑子以为明朝改变策略,两边便会生疑。
明朝会担心,清军报复,清军会惊疑,徐州明军是否会出兵,这样高义欢就能喘口气。
东林和马阮见他弄死满达海,就算不帮他,也该派兵驻防,而只要明朝兵马一动,鞑子必然就会感受到压力,高义欢便轻松了。
高义欢一夜未睡,都在处理战后的事宜,他亲自目送高成勋几人骑兵走远,便准备调集人马,迅速北上,去夺回郾城,从而威胁多铎的侧翼,让多铎不敢继续攻击南阳。
这时赵大选扶着腰刀走过来,“大帅,刘黑子让大帅先走,他的人马建制全乱,一时间难以恢复,估计今天走不了。”
高义欢眉头一皱,“刘黑子损失了多少人?”
“不清楚,俺看刘黑子脸色黑的很,估摸着,至少两个营的人马被打残。”赵大宪舔嘴道。
高义欢一阵沉吟,挥手道,“走,带我过去瞧一瞧~”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襄城、郾城、西平三地相聚并不远,是三个相临近的县。
这点距离,快马奔驰,一天多的时间就能赶到。
三更天,襄城外的清军大营,披挂整齐的多铎翻身上马,孔有德却上前急忙拉住他的马缰,“王爷,天这么晚,还是卑职率人马过去吧!”
多铎却是一脸寒霜,“你走开!高蛮子出现在汝南,本王必须连夜赶去郾城。”
“满达海只是说遇见了高蛮子,他三万大军,又不是猪,只要结阵自守,保证高蛮子几天都打不来。王爷明天出发也不迟!”一旁尚可喜也劝道。
多铎却不听,他对高义欢的狡诈心有余悸,上次便被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仅救出洛阳的闯兵,还断了他的粮食供给。
要不是他够果决,壮士断腕,说不定已经栽到高义欢手里。
多铎一听见满达海遇见高义欢,便觉得有些心神不宁,担心满达海被坑。
多铎一把将马缰夺过来,冷声道:“高蛮子不在武关,却跑去汝南,肯定是憋了什么坏主意。这厮异常的狡诈,满达海未必是他的对手,本王必须连夜赶到郾城,以便统筹战局。”
见多铎心意已决,众人不在坚持,孔有德问道:“王爷,那襄城这边怎么办?”
多铎稍微思索,便沉声令道:“既然高义欢在汝南,襄城这边可以暂时停止进攻,变为防守。明天一早,智顺王领两万人,继续监视襄城,恭顺王、怀顺王你们两人令两万人马,赶来郾城与本王汇合。”
多铎原来以为高义欢在武关,魏武军的主力,便都在南阳,汝宁一带便没有多少兵马,不足以威胁他的侧翼,交给满达海足以,但现在高义欢出现在汝宁,那局势就有所改变。
现在南阳和汝宁的魏武军互为犄角,多铎攻南阳,汝宁的魏武军便可威胁他的侧翼,而多铎攻汝宁,南阳的人马便可同样对他进行骚扰。
高义欢在汝宁出现,便让多铎心中不安,担心满达海吃亏,高义欢会攻击他的侧翼,所以准备连夜赶往郾城。
这时三顺王听了多铎的吩咐,相互看了一眼,只能行礼,“喳,我等谨遵王爷之命!”
多铎心头焦急,不再多说,一拔马缰,便奔驰而出。
在他的身后,近两万人马,打着火炬,紧跟着奔出营垒。
郾城外的旷野上覆盖着一层白雪,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