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拿下夷陵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540 字 10个月前

高义欢大概能够猜测出,这些人来找他是想说些什么,他本来不想见,不过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让他们到大堂等着,本帅过会就来。”

这时几个乡绅地主,被领到大堂。他们都是夷陵州的大户望族,孙可望对他们自是不太客气,不仅被迫交了大批的钱粮助饷,家财几乎被掏空,连自家的地收个租子,也要被孙可望干涉,日子可以说相当之苦。

现在好了,大明的军队打回来,这些本来躲着的乡绅们,立刻就组了个还乡团过来。

这时堂上坐了十多个人,夷陵四里八乡的大户,以及有头有脸的头面人物,基本都来到县衙。

现在高义欢还没到,几人便坐着低声议论,讨论着如何拿回自己的东西。

众人三三两两的说着,堂上乱哄哄一片,一名老者忽然站起来,咳嗽了一声,伸手往下压了压,让众人安静。

这老者明叫陈仲廉,曾经在朝廷做过官,以七品御史告病回乡,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

因为是谏台官出身,所以虽然卸任,但是同僚故旧不少,地方官员不敢得罪,历任知县上任后都要拜见,就算知府也要给他面子。

因为这层身份,他可以说是夷陵,甚至荆州士绅的首领。

这时众人见陈仲廉要发话,众人便纷纷安静下来,他则缓缓道:“刚才听人说,官军在东城大荷塘内,发现了不少银子,想必就是孙贼搜刮我等之物,不过这个打进城的高大帅,据说也不是个善类,所以这笔银子,我们也就不要,全当是犒劳大军了!”

“这世道,兵如匪,陈老说的有理,银子我们便不要了!不过城中的房产、店铺,还有田产,总得要还给我们吧!”众人纷纷点头。

陈仲廉笑道:“不错,这才是我们今天过来的重点。只要家业在,银子没有了,还可以挣回来。粮食没有了,多收点租子,用不了几年,大家便又能恢复元气了。”

说着他看了众人一眼,嘱咐道:“这个高大帅也是个流寇出身,你们等会说话注意点,不会说,就把嘴闭紧,让老夫和他谈!”

陈仲廉并不太了解高义欢,他辞官后便不太管天下事,只注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

虽说高义欢现在权势很大,但是在陈仲廉眼中,终究只是个流寇,估计没啥文化,所以他信心十足。

(感谢大佬人生无需完美的10000打赏,成为本书护法,感谢大佬的支持。)

次日清晨夷陵城门大开,魏武军已经控制了城池,高义欢在众将的簇拥下,进入夷陵城。

昨夜孙可望连夜溜走,因为怕被高义欢发现,所以并未毁坏夷陵城,不过高义欢进入街道,城中照样是冷冷清清,两侧都是屋门紧闭,偶有窗户打开,也是立刻关闭,传出一阵低语。

夷陵城和荆州一样,城中都没有多少居民,不过高义欢还是让人去张榜安民,并下令封存仓库,以及缉拿残留城中的西军。

夷陵既然在手,只需驻守少量精兵,就可以防备西军出川,荆州的魏军便只需防备武昌和湖南的明军,不需要高义欢留下太多兵力。

现在高义欢有十万大军,用三万人防备西军和明军,剩下七万人都可以用来应对清军的南下。

有这七万大军,高义欢觉得虽然实力还是远逊于清军,可比吴三桂却不差了。

虽说走了孙可望,但是拿下夷陵州,还是让高义欢十分满意。

这时他骑马进入城中,一名骑兵疾驰而来,高声禀报,“大帅,赵将军发现西军藏银之处!”

“在哪里?”高义欢眉头一挑,心头一动。

“在东城一片大池塘内!”

高义欢闻语,立刻调转马头,随着骑兵向东城奔去。

不多时,众人来到一片有二十多亩左右的池塘边上,看见许多魏军士卒正跳入水中,在池塘中间游水,不时就钻入水地,然后用绳子绑上沉入水中的箱子,船上的士卒则奋力拉上来。

高义欢朝岸边一看,便见已经有十个被打捞上来的箱子被送到岸边,里面满满的都是白银。

这让高义欢心头一喜,没想到在荆州抄了孙可望一百万两,再夷陵居然还能缴获一笔,孙可望真是个敛财的好手啊。

这时正指挥打捞的赵柱子,吊着胳膊走过来,笑道:“大帅!”

高义欢笑呵呵的指着银箱道:“这是怎么发现的?”

“有几个西军逃兵,在池塘旁边鬼鬼祟祟的,被末将的人抓了,结果一番审问,没想到居然从他们口中得知,孙可望把银子沉到池心的消息。”赵柱子兴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