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何督宪英明啊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448 字 10个月前

“过了虎牙山,再有一天的路程,就到夷陵州了!”孙可望脸上顿时一喜,然后神情一冷,挥手下令,“让斥候探查前方,大军加速前进。”

现在离夷陵州已经很近,孙可望有些紧张,也有些激动。

这么近的距离,西军很容易被围攻夷陵的明军斥候发现,所以他必须要快速前突,不给明军准备的时间。

前面的西军士卒正低头而行,一阵轰鸣的蹄声传来,近百西军斥候,离开大队,加大探查的范围和力度。

伺候迅速疾奔,便见道路两侧的山丘都笼罩在草木之中,每一处都可以藏数千人马。

这么多山丘,西军斥候也不可能个个探查,为首的斥候勒住缰绳,仔细打量地形,伸手指了两处,“你们几个,去看一看!”

语毕斥候头目一提缰绳,战马便疾驰着向前继续探查。

斥候没有示警,孙可望骑在战马上,领着士卒缓缓进入谷地,士卒们任然低头而行,不多时三万人马便全部过了虎牙山。

孙可望骑在马上,一手拉住马缰,一双机警的眼睛,不时抬头四望,扫视着两侧山丘,一切都平常无奇,甚至连声鸟叫都没有。

这反而让孙可望微微皱眉,他舔了舔嘴唇,一提马缰,忽然吩咐道:“这个地方有问题,让大军迅速通过!”

军令传达下去,西军将士刚欲提步,身后却忽然响起一声炮响,紧接着尖锐而嘹亮的号角急促地响起。

虎牙山东侧忽然杀声震天,涌出两万人马,于此同时,西侧也冲出数万大军,将西军堵住当中。

孙可望立时一勒马缰,满脸惊愕,不停的控制躁动的战马。西军将士们也纷纷惊慌的四下张望。

另一头,一座山丘上,一面“何”字大纛旗,被明军士卒竖起,迎风飞舞。

一身绯袍的何腾蛟引麾下文武站在山顶观战,他看着西军入瓮,他不禁仰头大笑,脸上满是自得之色······

(求书单推广,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夷陵州北面是大巴山余脉,南面是水流湍急的长江,西面是狭窄的三峡,只有东南方向,地势还算平坦。

整个夷陵地区的地形,就像是一个漏斗一样,而夷陵城则正好就坐落在漏斗细端的出口处,所以得夷陵,便控扼了四川与湖广相连的要道。

杨文岳建议何腾蛟先攻夷陵,明军就等于捏住了孙可望的卵子一样,孙可望的一切举动,根本目的都离不开解救夷陵,让明军松开他的卵子。

因为他不救夷陵,荆州与四川的联系就断了。

如果没有四川张献忠的支持,孙可望就算闹得再欢,就算在东线连胜几阵,最后也必然是昙花一现,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杨文岳对于这一点看得十分透彻,所以他对于东线,张先壁的失败,并不太担心。

就算往坏的方向去想,让孙可望击败了张先壁,让他冲到岳州,冲到武昌城下,他这边拿下夷陵,然后掉过头来,同左良玉夹击,孙可望还是免不了一死。

正因为这一点,当何腾蛟收到张先壁的求援信,欲去救援时,便被杨文岳拦了下来。

杨文岳把这番道理说了一遍,不过何腾蛟对杨文岳的策略已经有了怀疑,孙可望并未来夷陵,而是向东挺进,让他有点担心岳州,所以坚持要发兵。

杨文岳考虑到东线人马确实比较空虚,见又劝不住何腾蛟,最终同意了发兵,不过却建议何腾蛟只发一万人,诈称三万众向东增援张先壁,剩下明军两万人依旧埋伏半道,按着原定计划,伏击赶来救援的西军。

这时在夷陵东南,虎牙山与玉泉山之间的谷地两侧,大批的明军影藏在树林之中。

在一个四根木棍,撑起的简易帐篷内,明军众多将领聚集在一起,商议着军情。

杨文岳指着地图,“何督宪,虎牙山之东,地势平坦开阔,我军人马不过西贼两倍,若设伏于此,必然无法在旷野上将西贼完全歼灭。现在我军埋伏于虎牙山之东,再令黄总兵埋伏于虎牙山之西,一旦西贼进入虎牙山与玉泉山之见的区域,我大军便可两头一堵,灭了西贼援兵。等缴获西贼军旗,俘虏西贼一部后,便可诈称援兵,乘势进占夷陵州。如此荆州的西贼,便是瓮中之鳖了!”

众多明军将领听后,不禁纷纷点头,杨抚院不愧是中州剿过闯贼的人,对付西贼也是一套套地。

一旁何腾蛟脸上却有些纠结,“要是孙贼不来呢?”

杨文岳见何腾蛟还这么问,险些憋出内伤,他身子不禁摇晃了几下,差点就栽倒了。

他一阵沉默,半响后一手捂脸,用力的抹下来,使得自己露出一个相对不那么无语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