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郧阳流民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447 字 11个月前

“人都到齐了,本帅便和大伙随便说几句!”高义欢见没人在进来,便站起身来,抬手压了压。

帐中的汉子,见此分立两侧,慢慢安静下来。

高义欢给汉子们拱了拱手,便朗声说道:“废话本帅也不多说,诸位来给本帅捧场,本帅先谢过诸位了!”

帐内众人听了,立时又闹哄哄起来,土寇豪杰们纷纷抱拳,豪气回应高大帅,表示高大帅一句话,便甘愿充做前驱。

高义欢不等众人把态表完,神情忽地又严肃起来,目光环视众寇一眼,“众位既然来投本帅,那本帅有些话便要说到前头。诸位给本帅面子,随本帅南下,本帅得了好处,自然是不会亏待诸位。一旦战事了结,愿意拿钱粮回去种地的,本帅给你们一笔粮食,并提供农具和种子,以及两种高产的旱地作物,让大伙过上好日子。事后愿意继续跟这本帅干的,除了上面的待遇外,本帅还给你们分配军田,让你们成为魏武军的一员。”

“大帅这军田怎么分啊?”来投靠高义欢之前,他们自然是打听了一些消息,知道成了魏武军,军官成地主,士卒成富农,待遇十分优厚。

高义欢笑道:“杂兵十亩、正兵二十亩,斩首普通敌兵赐功田三亩,若斩鞑子一级,则赏五亩。这些田得了就是你们自己的,官府不在收回。本帅的魏武军,为何打仗厉害,连鞑子都敢打,就是有这个激励!”

众人听了,不禁一阵激动,许多人都怦然心动。

要是这么规定,那敌人哪里是敌人,都是一亩亩的良田啊。

高义欢却话锋一转,“不过,你们也不要光看这些,本帅大军令行禁止,诸位既然决定投靠本帅,就得听本帅号令,如若不然,本帅必然严惩不贷。”

高义欢这话一出,众人不禁身子一震,感受到一股威严。

这时高义欢话刚说完,一名士卒快步走到高义欢身边低语几句,高义欢立时眼睛一眯,扭头对王光泰道:“王将军,你继续给大伙说下我魏武军的规矩。”

说完高义欢便离开大帐,往襄阳城池方向奔去

在谷城外,汉江边的旷野上,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帐篷,绵延二三十里,足有三万多顶大小帐篷,聚集了近三十万郧县的流民。

此前高义欢打襄阳,赶走左良玉,为鄂西赶走一大祸害,再加上高义欢在襄阳,采用同豫南一样的分田政策,襄阳百姓生活安定,所以使得高义欢在鄂西北的威望很高。

这两年不断有郧阳的流民走出来,到襄阳投靠高义欢,襄阳一府前前后后安置了流民近万,也为高义欢博了一个好名声。

直到去岁,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为了维护军户的利益,使得军户能获得足够的佃户,高义欢才暂时停止了分田,郧阳过来的流民,才少了许多。

不过不少流民,依然都盼望这高大帅,能够再行分田,准备随时投奔高大帅。

这次高义欢喊人,郧阳大大小小的土寇和流民,奔着高二哥的名声,当然主要还是管饭,所以纷纷赶来,一下就涌来近三十万,并且还有人马陆续过来,阵仗之大,把高义欢都吓了一大跳。

这么多人,高义欢粮草几天之间,就被吃掉一大半。

好在高义欢粮食虽缺,但是军资却缴获不少,帐篷到是足够,可以满足流民的居住。

这时高义欢在数十名骑兵的护卫下,正在一顶顶的大帐中穿行,而流民不比军队,男女老少都有,营地中一片混杂,让高义欢紧皱眉头。

“这太乱了,必须将各个流民首里聚集起来,告诉他们,男女老少分营,不能这么乱糟糟的一团。”高义欢骑在马上,对一旁的金声桓道:“虎臣,这件事情交给你了!”

流寇也分个三六九等,李自成只能算是二三流,高义欢这次聚集流民南下,做一回流寇,他要做就做第一流的流寇,像早期太平军一样生猛。

没办法,高义欢对自己要求很高,就是这么优秀。

金声桓看见满营乱糟糟的人影,脑子里却是一团乱麻,不过没奈何,领导和上司都是这样,站着说话不腰疼,光提意见提要求,只要结果,不看过程,不管属下是否头大。

高大帅一句话,金声桓立时就头大如斗起来,不过没奈何,谁让他给高大帅做事,他没有选择,只能催马上前,跟上高义欢道,“卑职这就去办,不过卑职希望大帅能让王将军给卑职打个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