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在炮阵上,一声哨声响起,令旗挥下,二十多门火炮,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声,浓浓的白烟瞬间覆盖了炮阵。
各门红夷大炮猛地向后一退,数十枚十斤左右的铁弹冲出炮口砸向城墙,城头立时尘土飞扬,无数碎石升上半空,然后又如雨水般落下。
于此同时,城下的几架抛石机,也嘎吱着将一枚枚巨石抛出,猛地砸向城墙。
站在远处的高义欢不禁心头狂跳,他感受着城墙受到的冲击,看着砖石不断的从墙上剥落,露出了里面的土胚,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此时城墙已经被轰击多日,城上守军只觉得,高义欢攻势异常猛烈,但其实只是炮火轰的多,士卒攻城的力度却并不大,都是躲在盾车后向城下推进。
城头上的守军基本没有火器,也缺少远程武器破坏盾车,新附军各营轮番上阵,同城上激励的对射,但死伤其实并不多。
这时孙成绩忽然跑到高义欢身前,禀报道:“大帅,地道已经快要接近城墙,能否停止炮击?”
高义欢闻语点了点头,挥手下令,“今天就到这里了!收兵回营!”
当下身后旗鼓,便仰头吹响号角,城外的炮声顿时停歇,抛石机也被士卒推了回来。
高义欢留头问道:“地道什么时候能通到城下?”
“回禀大帅,今夜三更前,就能挖好!”孙成绩抱拳道。
高义欢闻语心头一动,遂即扭头道,“陈汇廷那边还没过来吗?”
金声桓道:“大帅,陈器监传来消息,他们对炸城已经有了把握,正往大营而来。”
高义欢点了点,将一手高举,然后握成拳头,“传令下去,命诸将今夜来帅帐议事,明日一战破城!”
众将士知道关键的时刻来临,都不敢怠慢,纷纷肃然抱拳,大声应命,“卑职领命……”
(求书单推广,求月票,订阅,推荐,感谢大家的支持。)
龙门关清军大营,一小队骑兵,奔驰到营门前,马背上的骑兵身手矫健,战马还未挺稳,就已经飞身下马,疾步走到当值的军官面前。
营门处的清军,对于每日过来报信的骑兵,已经习以为常,只是今天似乎不太一样。
值哨的一个领催,见骑兵一路小跑着过来,不禁问道:“今天可是有什么新情况?”
骑兵喘着气,拱手道:“是有变化,我要去禀告王爷!”
领催见此,也不敢多问,一边转身往营寨内走,一边对骑兵道,“你随我来!”
清军帅帐内,众多文武正商量事情,一身锦袍,头皮光秃秃,只留一根鼠尾小辫的多铎,坐在大帐中间,几个穿着官袍头戴碗帽的官员,身穿盔甲的将领则坐在两侧。
这些官员都是被多尔衮派到河南来的降官,准备接受河南的政务,帮助清军稳定版图。
多铎征战沙场多年,一生杀人无数,身上自然流露出一股霸道的气息,让两侧的官员,都不敢抬头看他,他不说话,大帐内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清军攻入河南之初,虽然大肆杀戮,抢夺物资,但是不可能将所有人员杀光,清军要占据河南,也得稳定地方。
多铎军对于抵抗的城池,大都屠戮,但是只要归降清军,再献上一些财物和粮草,多半也能活命。
毕竟清军要的不是一个无人之地,他们也要有人种田纳粮,需要大量的农奴和顺民。
帐内,多铎正要求各官到地方后,给他提供徭役,供给钱粮,帐外一个值守的领催便领着一人匆匆而入,引得众人侧目。
“王爷,汝州有消息传来!”领催与来人行礼禀报。
为了防止意外,多铎令沈志祥,每日都需要向他禀报汝州城的情况。
最近一段时间内,每日送来的情报,基本都是一样,高义欢顿兵城下,始终未曾攻城。
多铎对每天送来的消息,便也没了兴趣,他吩咐贝子满达海注意汝州动向,没有特殊情况,就不用报到他这里了。
多铎见信使被带来大帐,心头立时一动,对降官们挥手道:“你们先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