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与李自成有巨大的关系,这次不能让李自成逃避责任。无论他愿意扛,还是不愿意扛,都得让他扛。
高义欢是想堵李自成,但现在说,难免让人觉得他不厚道,心机深沉,所以他没有解释,“嗯,确实是为了以防万一,防备鞑子占据关中。”
说着,他正色道:“本帅给你调拨十个筑城队,你要尽快勘察,择险要将关隘建起来。”
“卑职领命,不敢怠慢!”孙玉成当即抱拳。
高义欢点了点头,“那你去办吧!”
等孙玉成施礼告退,高义欢遂即又看向于应龙,“应龙,你在南阳和襄阳两地,清丈田亩,干得十分不错。”
“节帅过奖了。卑职只是按照节帅的吩咐去做罢了。”于应龙起身施礼,“节帅废除人头税,只征田赋,百姓都是欢呼雀跃,很拥戴节帅。”
“本帅这也是拾张阁部牙慧!”高义欢心里有些高兴,统治者自然是希望被子民拥戴,谁也不想让子民憎恨,让他们来推翻自己。
高义欢笑了笑,遂即道:“这次本帅让人叫你回来,是有一件事情要交给你。”
说着,他一扭头,“把东西拿出来,交给于参议。”
高成威拿出一个木盒,递给于应龙。
高义欢则继续道:“这里面有两种作物,一是番薯,一叫玉米。这番薯乃是从吕宋那边传过来,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实用,且产量大,又耐旱耐贫瘠。这玉米又叫玉蜀黍,本草纲目中有所记载,大概也是由吕宋或者澳门传来到沿海,他不仅耐旱,还可以同冬小麦,错开种植,取代粟等作物,让靠北面的一些区域,实现一年两收。这两种作物,都能在旱地种植,且产量颇高,本帅准备大力推广。”
于应龙听了高义欢的话,脸上有些惊讶,他将盒子打开,端详两物,不禁惊讶道:“还有这样的作物,节帅是如何知道的?”
高义欢说的口干,正端起一杯水,刚送到嘴边,险些被呛死。
“额这个是马洪山购粮的过程中,发现南方有这么两种粮食,告知了本帅,本帅才花费重金托他购买过来。”高义欢咳嗽一阵,解释一句,然后挥手道:“不说这些,来谈谈正事!”
“卑职洗耳恭听!”于应龙将东西方向,忙施一礼。
忠君那一套,主要是儒家为了迎合统治者,而添加进去的东西,真正的儒家,强调的还是自身修养和济世安民。
跟了高义欢干了三年,于应龙看着豫南,从一片破败,到现在恢复安宁,百姓乐业,等于是让他实现了一点兼济天下的理想。
他对高义欢也从最初的反感,到现在发自内心的拥戴了。
高义欢点了点头,“这次本帅托马洪山,从福建购买了一些番薯和玉米种子,又找来了两户懂得种植的农家。现在本帅把他们全交给你,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两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并将之推广,明年本帅便要看见收获。”
虽说今年才刚开始,但是种子有限,技术也不成熟。福建的气候与河南完全不同,今年便只能摸索两种作物对气候的要求,同时积蓄一批种子,等到来年再大规模的推广种植。
“卑职领命!”于应龙肃然的行礼,“这是有利于百姓的好事,卑职一定尽心尽力!”
高义欢微微颔首,扭头道:“成威,你安排人带着于参议去看看种子。”
当下于应龙,便也行礼告退。
等人一走,高义欢便仰头靠在椅子上,有些疲惫的按了按头。
分配完这两件事,高义欢心头轻松了不少,不过这两件事,眼下却都不能解决高义欢时下的困局。
这时他刚闭目休息一会儿,刚出去不久的高成威,却又急匆匆的进来,“节帅,节帅”
高义欢被他唤醒,双眼因为缺少睡眠,而有些赤红,布满了血丝,“什么事情?”
“王得仁将军,让人送了一个鞑子过来,说是多铎派来的使者。”高成威行礼回道。
高义欢眉头一挑,有些想不明白,多铎派人来做什么?
大家见面就是干,又没交情可攀,高义欢眉头紧皱,纳闷道:“多铎派使者来做什么?难道想诓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