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马总督觉得高义欢还不错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987 字 11个月前

高义欢没有多说,他看向刘黑子道:“西安决定东征,我需要返回汝宁,可能还要去趟西安。而寿州位于淮河之南,南面是合肥,东面是凤阳,占据此地需要布置重兵,我不打算占据。”

说完高义欢,便看着刘黑子,刘黑子闻语一愣,一想也明白,“那我也不要。”

高义欢点了点头,“淮北之地,我要临泉、颍川、颍上,刘哥你拿临近永城的亳州、涡阳,怎么样?”

刘黑子本来就是打着抢劫一次,好过年的心态,现在能多拿两个县,他自然乐意,“我没有问题。”

“那好,就这么定下来。现在也快过年,咱们收拾一下,清点物资后,便准备撤退吧!”高义欢挥了挥手。

几日后,凤阳府,总督行辕。

马洪山进到节堂,向马士英行礼道:“小民拜见总督!”

马士英看着眼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问道:“洪山,你从寿州来,可是帮本督带来了什么消息。”

“回禀总督,河南的高义欢,让小民给总督带给信,说总督可以收复寿州了!”

马士英听了眼睛一瞪,瞬间精神一振。

十二月二十日,寿州城东门外,马士英领着数千官军,浩浩荡荡的奔到寿州城下。

“总督您看!”总兵方国安,手指这城门前悬着的一物,惊呼道。

马士英抬头一看,乃是一颗人头,“取下来!”

很快人头被取过来,众人视之,神色立变,纷纷惊呼,“是刘良佐!”

虽然人头挂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天气冷,并没有完全腐烂。众人同刘良佐又是熟人,自然一眼就认了出来。

方国安看了不禁气愤道:“总督,刘良佐是我大明总兵,高义欢说杀就杀,还悬头于此,他是在羞辱我们啊!”

马士英却正在看一叠随着人头一起取来的书信,都是刘良佐和刘良臣的书信,还有刘良佐卖给范家的货物清单,是刘良佐私通满清的铁证。

马士英看了几眼,却摇了摇头,感叹道:“不!本督看高义欢是个豪杰,他并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人,或许可以争取!”

说完,他忽然扭头道:“好了,先进城,然后向皇帝报捷,就说本督与众将士,同高贼血战半月,杀贼近万,终于夺回寿州,并将趁势驱赶高贼出南直!”

(感谢马小胖爱陈樱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

配刀并不适合砍头,赵大宪一刀没砍下来,又剁了几刀,才将刘良佐砍死。

高义欢看那颗人头,脖颈处像是狗啃了一样,还吊着一大片皮肉,看着触目惊心。

一阵冷风吹过,让高义欢毛骨悚然,于是连忙挥手道:“挂到城门上去。”

赵大宪听了准备转身,高义欢又道:“挂在东门!”

赵大宪也没问为何要挂在东门,便匆匆跑了出去。

高义欢方才看了下手令,是李自成要东征,欲调他从征,还想派兵进驻襄阳。

一般的开国之君,在开创时期,都是放手让属下去干,并许下各种诺言,等成功后,再来杯酒释兵权,或是大杀功臣,极少有大业未成,便开始限制属下,大杀功臣,或者进行内讧的人。

很不巧,李自成便是那极少的一部分,他容不下罗汝才,左革,之后还得杀李岩,是个很多疑的人。

李自成的败亡,与这一点也不是没有关系。

顺军中就只有李自成这么一家,他一败,就全败了,地方上也没有拱卫他的势力存在,如果罗汝才还在,至少能帮他挡一段时间。

这封书信不是正式的命令,而是李自成的手书,问了他一些问题,并透露出了一些意向,而高义欢从中看出的意思,就是李自成对他有了些疑虑。

这到不是说李自成怀疑他的忠诚,而是作为大顺皇帝,李自成不想看见手下太过强大。

现在顺军系统中,不是李自成五大营直辖,但是却掌握大军,还不是老顺军出身的人,就只有三人,窝在商州瑟瑟发抖的袁时忠,剩下就是高义欢和刘黑子。

相对于高义欢,刘黑子在顺军中的资历都还老一些,加上有个高义欢吸引注意力,所以李自成的目光,还没有投到他的身上。

赵大宪领命离去后,刘黑子见高义欢的神情,不禁问道:“高兄弟,啥事情啊?”

高义欢笑了笑,将手书收了起来,“是关中来的手书。”

这等于啥都没说,不过刘黑子却一脸羡慕的脑补道:“是皇帝,要给高兄弟奖赏么?”

打下襄阳,是件大事情,不可能隐瞒得了,刘黑子也知道,所以他才这么觉得,以为高义欢要高升,最近老是巴结高义欢。

高义欢却摇了摇头,“是西安准备东征,想要抽调兵马从征,我们得快点回去了。”

“要打北京,推翻大明,坐天子么?”刘黑子听了心头一振。

虽然李自成在西安称了皇帝,但是只要崇祯还在北京,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天子还是崇祯,而不是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