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炮击寿州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308 字 11个月前

刘良佐想让士卒下城,不过炮一停,就会有人进攻,甚至炮还没停,攻击的队伍就已经到了城下。

城墙上的登城台阶,只有城门两侧才有,如果让士卒下城,等炮击结束后,再重新上城,便有些来不及。

虽说刘良佐也知道,这是高义欢的疲敌之计,基本都是佯攻,但是就怕他突然玩真的。

十多天来,守军需要时刻打起精神,人员已经相当疲惫。

刘黑子看了一会儿炮击,见寿州城墙上的青砖,已经大片的脱落,露出里面的泥土,不禁对高义欢道:“高兄弟咱们什么时候上?”

高义欢回头看了看,营地里还在准备器械的士卒,并没有马上回答,反而问身边的赵大宪道:“太平府方向有动静没有?”

赵大宪忙道:“黄得功派了一支兵马,进抵合肥后,便没有动静了。”

“有多少人赶到合肥?”高义欢问道。

如果黄得功兵马北上,那他得防备被明军突然袭击,寿州就打不成了。

“两千人,加上合肥原来的一千人马,共计有三千人。估计是怕我们,拿下寿州后,再打合肥,所以增兵防守。”

高义欢点了点头,三千兵马,进取不足,守城有余,黄得功要防备张献忠,扼守住安庆、太平府,挡住西军东进南京的水道,应该没功夫北上。

高义欢遂即又问道:“凤阳和徐州呢?”

“二哥,都没啥动静,马士英不仅没出兵,反而将蒙城、怀远的人马撤到了凤阳。”

高义欢听后,这才对刘黑子道:“如果不出意外,我想再准备三日,然后攻城。咱们准备越充分,打下寿州就越容易,攻城的时间反而会短一些。”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高刘联军,进抵寿州城下,便给了本就不平静的崇祯十六年末,增加了一份动荡与不安宁。

自从高义欢陷汝宁,破崇王府后,高义欢的名字,便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崇祯的案头。

当初有关他的第一条消息,是被重新启用的杨文岳,在奏折中提及了非常简短的一句,“十五年,十一月,有河南土贼高义欢,诈汝宁城,贼兵涌入,破崇王府。”

此后锦衣卫调查山东战事时,也提过一次,但从那之后,这个名字就消失了近半年,以至于忙于各种事务的崇祯,都忘记了这么一个人。

高义欢的名字再次出现,是一个月前,湖广局势恶化的时候。

崇祯收到湖广何腾蛟的奏折,上面居然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讲高义欢逼走左良玉,与西贼争夺襄阳的事情。

这让崇祯又想起了这么个人,而他没想到的事,不到一个月,他又在奏折中看到了高义欢的名字,而且他的事迹,终于占了整个篇幅。

“高贼义欢,陈留人氏,十五年从贼,今拥众数万,邀归德贼刘顺,入寇南直,陷亳州、涡阳、颍川、颍上四城,合攻寿州”

这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上的专折,因为湖广道路不通,何腾蛟的奏折比较慢,所以两份奏折,相距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内,高义欢的名字连续出现,且都是大事,便引起了大明朝廷的重视。

“下旨给马士英,凤阳若失,朕让他提头来见!”崇祯合上奏本,愠声说道。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初,天气日渐寒冷,高刘联军进抵寿州之后,派出哨骑监视合肥和凤阳方向的官军动向,然后便开始准备攻城。

这一次,刘良佐窝在城中,铁了心等人来救,然后来个内外夹击,灭了高义欢。

他缩在城里,打定主意要当缩头乌龟,这样一来,高义欢什么计策都不好使,就只剩下硬吃一条路。

此时,城下一声金响,进攻中的士卒,便如潮水般退了下来。

士卒们还再往回奔跑,前面突然一声巨响,一门红夷大炮,炮口喷出一团白烟,炮身猛然一退,一枚铁弹从士卒们的头顶划过,砸在城墙上面,打得砖石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