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明朝国力衰退,兄弟两人便通过一个山西商人,互相写了一些信件,但是这样的会面,还是头一回。
看着眼前突然冒出来的刘良成,刘良佐心中还是很高兴,但是也有些紧张,刘良臣毕竟已经投清,万一被人发现,那他必然会受到牵连。
当下刘良佐给亲卫使了一个眼色,那亲卫会意,立刻去关上大门,并叫来士卒守在门外。
刘良臣见了不禁笑了声,“大哥,整个寿县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你还怕有人对我们兄弟不利吗?”
刘良佐却摇摇头,“还是小心一点好,为兄在寿县,还没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说道这儿,刘良佐看向刘良臣,还有他身后一人,“关防森严,你们冒着危险,跑来寿县见我,可是有什么事情?”
刘良臣收住脸上的嬉笑,转身介绍道:“大哥,这位是山西介休范家的少东家范三拔!”
身后的胖子立刻就躬身行礼,“见过大帅。”
介休范家,刘良佐知道,并且还比较熟悉,他与刘良臣的书信,也是托这个范家的商号去送,他也给过这个范家一些便利。
刘良佐点了点头,看向刘良臣等他继续说。
“大哥,我们是兄弟,没什么好隐瞒,我就开门见山了。”刘良臣抿嘴道:“今岁上半年,贝勒阿巴泰,被大哥你们一路从山东追到黄崖口,在山东缴获的粮食和牲口,几乎全部丢弃。这点大哥是知道的!”‘
刘良佐点了点头,已经有点明白了刘良臣的意思,“这件事我自然清楚!”
刘良臣于是继续说道:“关外的天气,大哥你也知道,一冷就什么都不长。大清控制的版图虽大,却不产什么粮食。这次贝勒爷没有带粮食回去,关外这个冬天,便不太好过,所以皇上让我入关,希望能购买一批粮食出关。弟弟思来想去,便只有找哥哥帮忙了!”
(感谢无顬的打赏,求书单推广,求推荐、订阅,收藏,感谢大家的支持。)
南直隶、凤阳府、寿县。
随着勤王的兵马,陆续南归,刘良佐也回到了南直,并将驻地设在了寿县,控制南直隶西北的亳州、涡阳、蒙城、颍川、霍丘等地,正好与高义欢的地盘相临。
因为亳州之战后,高义欢和刘良佐达成协议,所以双方一年多来,一直都是相安无事。
这时在寿县一座大宅子内,刘良佐舒服的躺在藤椅上,晒着太阳,身边几个女人,正伺候着他吃着刚采摘的水果。
一名文士打扮的人,则站在一旁,向刘良佐禀报,“大帅,据卑职探查到的消息,去山东的那伙贼兵,并非只有归德的刘顺,高义欢应该也有参与,而且还是领头之人。”
刘良佐从藤椅上坐起,挥手让婢女退到一边,“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马匹的数量,刘顺只有两千匹左右,而高义欢的战马,至少有六千匹。”文士作揖道:“这点从高义欢从我们这里买的豆子等马料,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好你个高义欢!”刘良佐听后,立时大怒,“果然是他!”
本来刘良佐对高义欢比较满意,不过勤王回来之后,刘良佐听到了一些消息,说高义欢就是偷袭清军营寨的那伙贼兵,这便让刘良佐有些愤怒了。
“这个白眼狼,居然把人头送给不相干的黄闯子,也不送给老子!”刘良佐满脸怨恨,心里感到很受伤害。
这一年多以来,两人一直相安无事,刘良佐对于高义欢的走私贸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两人虽未曾见面,但刘良佐却已经把高义欢当自己人,同他惺惺相惜。
这就像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付出了许多后,忽然发现这个男人接受着她的好,但心里却想着别的女人,背着她和别的女人勾搭,并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了别的女人,那她的心态立时就坏了。
现在刘良佐的心态,就是如此,几乎快要成为一个怨妇。
这次黄闯子靠着获得的人头封了伯爵,而刘良佐却只是得了一点金银方面的嘉奖,让他心中十分的不爽。
此时明朝的爵位还是十分值钱,崇祯皇帝轻易不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