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先取荆州再征巴蜀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732 字 11个月前

孙可望笑道:“父王,所以儿才建议先取荆州之地,再取巴蜀,三分天下。”

张献忠其实也没别的选择,北上打不过李自成,东进只会两败俱伤,只有向西破局一条路可以走。

当下他正要点头,大将冯双礼,却急匆匆的跑进来,行礼道:“大王,臣方才于城中巡视,得李自成书信一封,不敢怠慢,特来呈给大王。”

张献忠眼睛一眯,疑惑道:“黄来儿的信?拿过来!”

冯双礼忙把信呈给张献忠,张献忠抽出信件,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一句话,“老回回已降,曹革左皆死,行及汝矣。”

张献忠看完信,立时将信一扯,大怒道,“黄来儿猖狂!”

“大王,城外有人盛传,李自成马上就要兴兵南下,欲来征讨咱们。”冯双礼担心道:“李自成势大,大王不能不防!”

张献忠冷静下来,李自成现在兵强马壮,他要南下,那西军的情况就严峻了。

“你们怎么看?”张献忠沉吟道。

孙可望心里已经有了先下荆州,再取巴蜀的战略,而要保证这个战略能够施行,有两个地方十分关键,一个是武昌,它能挡住明军西进,一个是襄阳,它能挡住顺军南下。

只有占据这两点,他取荆州,再入巴蜀的计划才能实现。

“父王,襄阳一地,至关重要,黄来儿要来,必经襄阳。我们先拿下襄阳,就能将黄来儿挡在河南,若是襄阳被黄来儿夺去,我们就危险了。”孙可望忙抱拳道。

张献忠打下武昌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左良玉这个老对手,不将他灭了,张献忠心中不安。

现在正好灭了左良玉,还能挡住李自成,他当即看向众人,大声问道:“你们谁愿意去取襄阳?”

李定国没有犹豫,立刻就站了出来,拱手道:“儿愿往!”

刘文秀、艾能奇见李定国要去,他们迈出去的步子,便又都收了回来。

(求支持正版,感谢订阅的每一位书友。)

崇祯十六年,七月间,张献忠称大西王后,拥众二十万,攻打武昌城。

城中楚王积金百万,三司官员请求助饷,楚王不肯,使得城中人心涣散。

西军围攻城池不久,城中守军便突然开城投诚,将西军放入武昌城。

张献忠杀入武昌后,明朝参将崔文荣战死,告归回乡的大学士贺逢圣衣冠向北再拜,以大舟载全家,出墩子湖,行至湖心后,令人凿穿舟船,全家溺死。

城中未来得及撤离的官员,如都司朱士鼎,兴都留守沈寿崇,武昌通判李毓英,武昌知县邹逢吉,嘉鱼知县王良鉴等人,皆死。

因为突然城陷,湖广的三司官员,几乎被张献忠一锅端,只有何腾蛟和杨文岳等极少数官员,坐船逃脱,前往岳州募兵,准备防御张献忠杀入湖南。

李自城在河南击败孙传庭后,彻底打开了局面,张献忠拿下武昌,也使得他的势力暴涨。

武昌城,自从张献忠入城之后,便杀戮不止。

城中每日都有百余枚人头滚滚落地,当然张献忠斩杀之人,主要是朱明宗室,官绅和读书人,还有城中富户。总之谁有钱杀谁。

大西军对于明朝的宗室、勋戚贵族、官绅地主等统治阶层绝不留手,武昌被杀得血流成河。

张献忠不仅毁了大明朝在湖北的官僚体系,连明朝统治的根基也全部毁掉,打破一切,只留赤贫,从头再来。

当然西军在武昌也并非只是杀戮,张献忠在屠杀武昌宗室和官绅之余,同时又散金银百万,赈济招募贫困百姓,鄂中之地,从者数十万,使得张献忠势力迅速膨胀。

此时武昌城中,各大户的屋宅都换了主人,里面住满了头包黄麻的西军士卒,街道上也是巡视的西军将士,城中气氛压抑,侥幸没死的居民都窝在家里,根本不敢露面!

李定国从城外的军营进入城中,街道已经被人简单的清洗,但映入眼帘的却依然是满地的血迹,街道上不断有装着尸体,盖着一张草席的车辆,被士卒拉了出去。

北面的李自成占据关中,大势以成,让张献忠感到很大的压力,西军攻下武昌后,张献忠迫切的需要制定一套方略,所以急忙召集西军众将来商议大事。

这时李定国走进楚王宫大殿,孙可望等人已经先到一步,几人在殿上说了会话,一名皮肤黝黑,长须过胸的男子,才从后出来,直接一屁股坐在王座上。

“贼他娘的黄来儿占据关中,还称了皇帝,寡人不能比不过他。”张献忠一坐下来,先骂了一句,然后看了看大殿上的几人,继续道:“今天叫你们过来,就是想听一听你们的想法,寡人该如何走,才能和黄来儿一争高下。”

自从传来李自成占据关中的消息,西军上下对于自身的出路,边也进行过思考。

要说,张献忠造反的资历,并不比李自成差,现在李自成都称了皇帝,有了地盘,西军上下自然也急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