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义欢当即急道:“柱子,你立刻派遣快马去南阳,传我的命令,就说我接到了李自成的旨意,要去征讨张献忠,让王体中点起兵马,准备随我南征。”
赵柱子听了忙抱拳,“我这就去。”
“来人,去叫鲁府君过来!”高义欢不等赵柱子退去,便对堂外大吼一声。
襄阳在左良玉手中,他夺来容易,如果落入张献中手里,高义欢想拿襄阳便不太可能了。
高义欢一想,张献忠手下有李定国、刘文秀、孙可望、艾能奇,心肝儿就有点颤。
当下,高义欢便一面派快马传令南阳王体中,准备南下,一面安排留守事宜,并命大军收拾行装,准备开拔。
高义欢去岁十一月占据汝宁,开始招募新卒,整编降卒,到如今已经有十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新卒和降卒通过训练,又经历了查牙山的轮战,可以说,已经可堪一战了。
高义欢对新卒通过分地,降卒则鼓励其安家,取流民妇女为妻等手段,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基本将这支人马消化。
八月初三,为了赶在张献忠之前,拿下襄阳,高义欢稍作准备,便率领五千兵马,外加三千民夫,押着大批粮草前行。
南阳府,威武将军王体中的府邸内,一众将领聚集。
王体中拿着高义欢发来的手令,“高义欢让我整顿兵马,跟着他南征,你们怎么看?”
一众部将相互看了看,便有人站出来,“将军,还是不要去吧!万一撞上八大王,那可就惨了。”
“对,对,八大王不来打我们,我们就烧高香,干嘛还去惹八大王。况且南面一团乱麻,又没好处,我们去干啥?”
(感谢一羽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
却说高义欢听说周荣华是来购买种粮,以为关中的李自成开始想要种地,不禁感到意外。
不过细想一下,流寇之前流动作战,四面都是官军追缴,他们只能四处奔逃,自然是不可能种地,而现在官军的威胁已除,又有了一块稳定的地盘,农民依恋土地的本性便又表现出来。
高义欢答应下来后,不禁问道:“周哥,是不是朝廷开始在关中分田,开始鼓励农桑呢?”
“没有啊!”周荣华有点疑惑道:“高兄长为何这么问。牛宰相正热衷于谋划东征,想要尽快推翻明朝,做真正的开国宰相,哪有闲工夫分田。”
高义欢不禁眉头一皱,“那周哥你们哪里来的地?”
周荣华有些自得道:“高兄弟,这你就不知道了。关中到处都是无主的田地,像秦王的藩田,还有其他老财主的田地,都被抛荒。我看高兄弟你在汝宁干的不错,便想着自己也种一种,反正那些地慌着也是慌着,我便圈了一块。”
说到这里,周荣华脸上忽然愤怒起来,“娘个劈的,谁晓得我一圈,其他人也跟着圈,最后我看上一大片土地,都被今上的叔父赵候给抢去了。”
高义欢听完明白了,在关中瓜分土地,完全是一些顺军军官,还有跟随入关的流民,自发去做的事情。
对土地的可望,能做一个小地主,是绝大多数闯军和流民的梦想。
周荣华他们一伙人,还有其他一些闯军头目,趁着李自成没注意,便乘机瓜分,圈地,将土地据为己有。
高义欢听后,对李自成还是老样子,感到有点失望,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不过顺军和流民,自发的去争夺土地,却也并非一件坏事。
良田种起来,就有粮食收,万一李自成败回来,便也不至于没饭吃。
高义欢觉得,只要李自成能花点时间治理关中,今后就算战败,固守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他的心思似乎没有放在民生上。
高义欢站起身来,“周哥,这样吧!我先给你五千石做种,等秋粮收后,我再给你一批。”
北方种不了稻子,高义欢现在只能尽量从南面买米吃,给周荣华挤出一点麦子。
两人正说着话,这时赵柱子忽然走进大堂,他看了周荣华一眼,直径走到高义欢声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高义欢脸色一变,眼睛瞟了周荣华一眼,忽然故作吃惊的大声说道:“你说什么,张献忠打下武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