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准备迎战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311 字 10个月前

眼下,二哥话刚放出去,将汝宁府的豪杰们,目光都吸引过来,准备看他秀一波操作,不想本该瑟瑟发抖的土寇,反到打上门来,还把他的前哨赶了回来,这就让二哥脸上挂不住了。

二哥大话已经说了出去,现在反而被人堵家门口了,这让二哥的脸往哪里搁。

“将军,其实刘洪起主动打上门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金声桓微微沉思,便抱拳道:“官军让他占据遂平,没有派兵剿灭,主要就是因为刘洪起的老巢在伏牛山中,不好围剿。他现在离开遂平主动打上来,就跟黄鳝跑到岸上,纯粹是找死。”

高义欢自然是不怕这个刘洪起,只是先被这厮劫掠车队,现在又被这厮扇了一巴掌,心理有点郁闷。

“虎臣说的没错。”高义欢点了点头,“老子就是有点想不通,这个龟孙哪里来的自信,他不晓得自己再找死吗?”

这两人都认为对方是癞蛤蟆跳油锅,自己寻死,两人间相互蔑视,不过总体来说,二哥的蔑视,还是有些根据,刘洪起就纯粹是主观判断了。

说完高义欢一挥手,让戴景洪起身,然后招呼众人来到帐中的沙盘前。

高义欢双手抱在胸前,注视沙盘,沉吟说道:“我不能让这个刘洪起逼近到汝宁城下,那样就有损我的威信了。”

“将军,那就让大军迎接上去,在汝河谷地布阵,这里地形狭窄,刘洪起几万人施展不开,对我们有利。”金声桓看了眼沙盘,手指着一处,开口道。

高义欢目光投射过去,微微颔首,“嗯,这个地方不错,适合我们决战。”说完高义欢又盯着沙盘,问道:“除了走石洋河谷,还有没有别的道路可以去遂平县?”

“有,走黄酉河谷地,逆流而上四十多里,就是连接遂平和确山的官道,再往北走半日,就能到达遂平城南。不过黄酉河谷地比较崎岖,不适合大军穿行。”左军曾跟着丁启睿在南阳汝宁一带剿匪,所以金声桓对这一片的地形比较熟悉。

高义欢听了沉思片刻,遂即挥手令道:“兴豪,我给你两个司,留守汝宁。黄三,你率两个司,走黄酉河谷地,包抄遂平。其余人马立刻拔营,随本将迎战刘洪起!”

(感谢vayen的2000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

二月间,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汝水河面上的厚冰已经化开一半,哗啦啦的河水,沿着河道而下。

在汝水和石洋河交汇之地,一个司三百名高镇士卒,由掌旅戴景洪带领着,正在构筑营寨,扼住遂平通往汝宁的要道,作为大军前哨,监视遂平的土寇。

戴景洪是陈州的豪强,因为主动投降,所以高义欢给了他一个掌旅。

这时,他穿着棉甲,带着铁盔,按着腰刀,站在营地中间,手指着忙碌的士卒,“你们几个把栅栏打结实点,你们几个把车推到外面去,不要挡着路。”

营中士卒正在忙碌着,一名斥候却从西面疾驰回来,径直冲向营地,在营门前飞身下马,然后一手扶盔,一手按着刀柄,急匆匆的走到戴景洪身前,单膝跪地:“启禀掌旅,大事不好,刘起洪领着人马杀过来了。”

戴景洪闻语一惊,他们这边没去报仇,刘洪起居然打上门来了。

“他们来了多少人?”戴景洪忙问道。

“漫山遍野都是,河谷都挤满了,像涨潮一样,怕是有好几万人!”斥候回头指着西面,“土寇据此还有七八里,马上就会杀到。”

“好几万?”戴景洪吸了一口凉气,忙左右看了看营中情况,忽然急声吼道:“都别弄了,赶紧收拾东西,随我撤退。”

一刻钟后,三百高镇士卒,丢弃大部分物资和才修到一半的营寨,仓皇的往南退去。

就在高镇士卒刚走不久,大片的人影突然出现的石洋河河谷,像是涨潮一样,汹涌澎湃的奔涌过来。

刘洪起骑在一匹杂毛马上,手持一根马槊,一骑当先,勇猛无比的冲进营寨,他见营地里一片狼藉,各种物资随意丢弃,不禁仰头大笑起来,“高义欢,你个龟孙,抢了老子的汝宁,还放言要老子人头,看老子不宰了你。”

汝宁城外,高镇大营。

高义欢将人马整编完成后,由赵大宪领一营兵,驻扎于鹿邑、项城、沈丘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