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瘟疫下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687 字 11个月前

七月间陈新甲被下狱时,皇太极就通过细作得到了消息。从那时起,他便一边等待明朝对于议和的进一步处理,一边积极准备,随时准备再次入寇关内。

现在陈新甲死了,无疑给了他一个借口,又可以声称明朝没有和谈的诚意,故意戏耍他,再往关内抢劫一波。

“大汗,咱们在松山歼灭了十多万明贼,还俘虏了那鸟督师,南朝不服气,咱们再揍他一顿就是了。”贝勒阿巴泰大声笑道。

两侧众人也纷纷跟着大笑,一个个骄狂的很,已经不把明朝放在眼里。

坐在一旁的多尔衮阴测测的说道:“既然打赢了松山之役,我看根本没必要和谈,直接继续打,拿下北京也不是问题。”

多铎等人连忙附和着,纷纷扬言要拿下北京,攻灭明朝,对皇太极的谨慎有些不满。

“好了!”皇太极挥手让众人闭嘴,眯眼看了多尔衮一眼,目光有些阴鸷的道:“今岁雪下得早,天气反常,明年收成必受影响。朕已经探明,关内的流贼正与明贼在河南大战,而李自成不过乌合之众,朕不能让明贼将李自成剿灭。另外,据细作禀报,明国有在山东登莱造船之意,欲牵制朕,朕不能让明贼此计得成,决定近期征明。”

皇太极也不是真的要与明朝和议,他只是没有其他人那么心急,明白眼下还没有到灭明的时机。

从他登位以来,前后已经发动五次入口之役,甚至攻破了山东省城济南,但他最后都选择撤出,便是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满人还无法在关内站稳脚跟。

众人听说要征明,立时有些兴奋起来,明朝现在就是他们的后花园,缺什么东西,都可以直接去取。

“大汗,我愿意为先锋,率先破口入关。”阿巴泰兴奋的站起来。

皇太极脸上笑了笑,“朕命就以你为奉命大将军主持征明事宜。不过你要清楚,这次征明,有三个目的,一是劫掠物资,以备来年灾荒,二是牵制明贼,让明贼不能全力对付流贼,三是,打到山东,焚毁明贼造船之物。你明白吗?”

皇太极思路十分清晰,说的明明白白,阿巴泰当即大笑着领命,一旁的多尔衮等人却有些不喜。

这时皇太极看了众人一眼,遂即站起身来,挥手下令,大声说道:“好,传朕旨意,即日征明~”

众多满人顿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旱灾、流贼、瘟疫、悍夷,是明朝末年,崇祯朝廷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它们交汇于一起,织成一张大网,折磨着大明朝廷,将明朝越缚越紧,最后将明朝彻底勒死。

悍夷打得明朝国库空虚,加征百姓赋税,使得明朝在面临大旱时,无力赈济,造成流寇蜂拥而起,而流寇屠城杀人,四处流动,又制造和传播瘟疫。反过来天灾、流寇和瘟疫,消耗大明的元气,又使得大明更加无力面对关外的悍夷。

这一次李自成决黄河,水灌大梁,杀生灵百万,方圆数百里之内,到处都是被河水泡得肿胀和腐烂的尸体,一场大的瘟疫,因此而起,病源被流民携带,迅速向四方蔓延。

一场比旱灾更加恐怖的疫病,在极短的时间之类,便席卷中州,并向陕西、江南方向蔓延。

陕西潼关,瘟疫已经扩散到此,军营中每日都有官军染病,不断有人死去,使得关城中,弥漫着一股绝望之色,士卒在不断的死亡中,变得麻木和死气沉沉。

关内,一处山沟内,一股股浓烟盘旋着升起,穿着红色棉甲的官军,以厚布遮面,两人一组,正将一具具尸体丢下山沟进行焚烧。

这时督师孙传庭一身铁甲,头戴铁盔,手按着宝剑,疲惫深陷的双眼注视着丢下去的尸体,心里十分沉重,“今日又死了多少人。”

“回督师,有十七人。”一名将官抱拳答道。

“有多少人感染?”孙传庭脸上不露悲喜。

“标营又有两帐士卒,全部感染了。”将官忧郁道:“郑总兵那么边也有几帐士卒感染。”

孙传庭心里一紧,他所统人马一共就万余人,要这样继续下去,不等与闯贼交战,秦军怕就折损一半了。

“医官用药有效果没,有没有找到治疗的办法?”孙传庭沉声问道。

将官叹了口气,“督师,医官开了不少药,可是都不见起色。”

孙传庭闻语一阵沉默,他目光扫视远处,落在一处山谷内,忽然用手指着那里,冷声说道:“张千户,看见那个山谷没有,你让人在那里搭建一些帐篷,将染病的士卒全都安置在那里,任何人不得进出,营中若在有染病之人,也立刻送去。”

张千户名叫张振,是秦军的一个世袭千户官,他问语心里一凛,有些明白孙传庭是要放弃染病的兄弟,想让他们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