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先有实力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923 字 11个月前

高义仠用关爱的眼神看了他一阵,心里纳闷,不是昨天你让我叫的么?难道又发病了。

虽然不情愿,但是高义仠等高家村里的汉子还是一个个从通铺下来。

高义欢交代让他们穿好衣服,就去帐篷外站好,便转身出帐,去叫其他的人起来。

“少东家今天怎么呢?昨天还是垂头搭脑,早上咋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名二十多岁的汉子,提了提裤衩,用力将腰带累得紧一点,对高义仠道:“唉,没饭吃,还不让我们睡觉了。”

高义仠用一根手指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昨天和老东家说了会话,就不正常了,估计又犯病了。”

汉子吸了口气,忧郁道:“那可咋整?少东家要是战场犯病,我们可咋办?”

“没事儿,二部总,最近就是这样,神经兮兮的,一时好一时坏,不过老东家说了,他就是咋呼,脑子没有大问题,还变聪明了一些,说是件好事。”高义仠穿好衣服,对身边的汉子道,“快点出去,我们顺着他一点儿。”

营帐外的一块空地上,五十个汉子散乱的站着,高义欢从他们前面走过,目光打量着他的属下,气便不打一处来,全都是瘦不拉几的歪瓜裂枣,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气神。

高义欢心一下凉了半截,昨晚的激情消散了一半,他停下来站在他们前面,叹了口气,最后还是提起声音道:“不管愿不愿意,咱们现在都是闯王的人马了。今后,我高义欢就是你们部总,以后你们见我就得唤我的官名,明白没有?”

一群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人回应。高义欢不禁一阵头疼,他以为自己带个四五十人没啥问题,毕竟他曾经也是班级里的小干部,现在看来问题严重的很。

见众人茫然的样儿,又见汉子们站得东倒西歪,他便一阵恼火,指着一个身子摇晃的汉子道:“赵大初,你个龟孙,你晃什么?”

“东家,饿啊!没吃饭腿没劲儿!”那瘦的皮包骨的汉子,满脸冤枉的回道。

他这一出声,五十个汉子里一半的人跟着说了起来,“东家,饿啊,该放粥了”

高义欢一拍额头,懊丧的连连挥手,“去去去都回去睡觉去”

公元1642年,崇祯十五年,注定不是一个太平的年月。这一年对于天下时局的走向,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中夜,转转难眠的高义欢,从通铺上坐了起来,双手用力搓了搓他的大饼脸,神情十分忧郁。他听见周围鼾声四起,左右看了下,高义仠等高家村的乡民们,正睡得香甜。

高义欢很羡慕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并不用背负什么,但他不一样,他有使命感存在。

昨日脑中白光一闪,海量的信息涌出,到现在高义欢逐渐习惯过来,脑海中两股意识从冲突到慢慢融合,他头也没再疼过。

他的身体中有两个灵魂,一个是未来世界某师范的学生,也叫高义欢,另一个就是现在的高义欢,准确的来说,他现在不是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而是两股意识交融合体后形成的新人格。他现在即是高义欢,也是后世的倒霉蛋儿,但总体而言倒霉蛋儿的记忆似乎多一些。

他以前没少看小说,很快接受这个事实,也大致明白了身处的环境。他身处于明末这个十分混乱和残酷的时间节点,崇祯十五年春。

从他所知不多的文史知识来看,这一年是明朝与李闯决战的一年,而两年后,清军就将入关,到时一个比眼下更加混乱,更加血腥残酷,黑暗压抑的时代便将到来。

眼下高义欢知道的越多,他就越为整个天下而忧郁,也为自己的小命而感到担心和不安。

坐在通铺上,听着周围的鼾声,高义欢不禁又叹了口气,开始思索着自身的处境。

从历史来看,闯军刚打下洛阳不久,现在兵围开封,可以说十分风光,但高义欢知道,用不了多久闯军就会失败,跟着闯军多半完蛋,然而大明朝廷眼下也是元气将尽,轰然倒塌只在眼前,而他又不可能降清,况且清军入关后对闯军一路穷追猛打,绝大多数闯将都被清军所杀。

他现在也成了闯军的小罗罗,估计不是死在官军手上,就得死在清军手中。

如果从历史来看,那他多半是死路一条,成为明末清初消失一半人口中的一员。

不过这种结果,他显然不能接受。那有没有改变的可能呢?高义欢觉得有两个机会,一是闯军能否从流寇转变为正统王朝,获取北方士绅的支持,打牢根基,不要把人都得罪,便宜清军。

只要闯军完成向正统王朝转化,军事上不做出失误的判断,还有妥善解决吴三桂的问题,一个新兴的王朝,挡住清军入关,应该没有问题。只要根基牢固,不把北方士绅逼到清军一边,北方至少也不会像历史上那么糟糕,瞬间崩溃掉。

第二个,那就是朝廷灭了闯军,消除内乱,然后慢慢改革,或许也能续命,不让清军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