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闲谈

建军指指自己的脖子,建国瞥他一眼放开来,双手在衣服上蹭了蹭,“快说。”

建军摆摆手,在建国耳朵边说了几句话,建国眼睛转了转,“这不好吧,我听说他们都是以一当十的,这不明摆着咱吃亏?”

“谁吃亏还不一定呢,他们这里面肯定都有夸大的成分,咱也不是一般人呀,舅爷从小教咱的拳脚功夫也不是吃素的。”建军说话还颇有底气。

建国斜眼看了一眼建军,“行呀,想不到你平时不念不语的,还有这心气。”

建军双手揣兜,“你管我,就说你同意不?”

建国双手一摊,“我同意有什么用,咱俩肯定搞不定。”

“你同意就行,剩下看我的。”建军神秘一笑,慢慢溜到老爷子身边。

老爷子是坐在主座上,没有特意参与聊天,嘴里抽着烟袋,听着下面的言谈,脸上笑眯眯的,很享受。

这时候建军过来站在他身边耳语几句,老爷子听了眼睛瞬间睁大,“行呀,这个有意思,不过你俩行吗?你不怕两拳就趴下?”

“还有明岳哥一起,三打一,还是有不少胜算的,您说的?”建军给老爷子使小眼色。

老爷子敲他一下,“三打一?你就这出息。”

建军揉揉肩膀,暗自撇撇嘴,“您说行不行吧?”

老爷子吸了一口烟,“行,去吧。”

“这就完了?您号召一下呀,要不人家也不听我的呀。”建军亮出自己的难处。

老爷子坐正身子,饶有兴趣地朝钱洪磊看了几眼,不自觉地活动了几下手指,琢磨着怎么开口。

钱洪磊坐在钱明德身边,只有偶尔被问到的时候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其他时候就静默做个好听众,建国和建军的小动作他看得一清二楚,自建军挪到老爷子身边,视线还总是往他身上飘,他就知道这哥俩在打什么注意,还跟自己有关。

当听到老爷子叫的时候,钱洪磊站起来抻了抻上衣,走到他跟前,“岳外公,您叫我?”

老爷子笑笑说:“啊,这不是看你在那里坐着闷得慌吗?咱爷俩唠唠。建军,去把凳子给你哥搬过来。”

“岳外公,不用了,我站着就行,坐半天,起来活动活动挺好。”钱洪磊拦住建军。

老爷子一听,这话接的好,紧跟着也站起来,“就是,大冬天的总坐着不如活动活动,钱小子,你在部队总训练,身上功夫了得,你看老头子我,当年也是部队出身,上战场打鬼子也是不含糊,今天我倚老卖老,咱俩过过手,怎么样?”

钱洪磊低头谦虚一笑,“岳外公,我哪能跟您比,您当年上战场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您肯定比我厉害。”

老爷子摆摆手,“你这是谦虚,你可是正当年,老头子已经是那快落山的太阳,应该是你比我强,就当陪老头子玩玩儿,让我看看咱们部队现在都练的什么功夫。”

“行,既然岳外公看得起我,我就陪您练练手。”钱洪磊解开外衣,接了这个挑战。

傍晚,刘大姨一家先行来到家里,建国和建军手里都拎着东西,有吃的,也有用的,统统放到了厨房。

“嫂子,有什么我帮的上的,你尽管说。”刘大姨跟钱明菲打招呼。

钱明菲放下手里的擀面杖,“咱今天晚上烙饼,一会儿炒几个菜,菜我都洗好了,你帮我切菜吧。”

刘大姨拿起盆里的青菜,到案板上切,“嫂子,你这里还有菠菜呢,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群群她伯母拿来的,说是舅家送的,尝个新鲜。”钱明菲手下不停,开始烙饼。

“嫂子,你那侄子是回来探亲的吧,有对象吗?”刘大姨突然问起了钱洪磊。

钱明菲叹口气,“没呢,我嫂子打算找找媒人,看有没有合适的,相相看。”

“岁数可不老小,该找了,寻常人家这个岁数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刘大姨说。

钱明菲也是为自家侄子着急,凑到刘大姨面前说:“谁说不是呢,他就是在部队耽误了,不想两口子分居两地,现在好,要去学校进修,以后就留在学校当教官了,说是毕业就往上升一级,学校还给分房,除了年纪稍大一点,其他条件算好的吧。他大姨,你认识的人多,手里有合适的吗?这样知根知底的,更好。”

刘大姨想了想,“一时间我还真想不出来哪家有合适的姑娘,熟悉的人里倒有一家姑娘待嫁的,不过呢,人家家里没透露要找姑爷的信儿,真是可惜,这姑娘不错,性情爽利,孝顺有主张,长得也不赖,家里绝对不是那拖后腿的。”

“条件这么好,咋没想着找对象呀。”钱明菲好奇地问。

刘大姨把切好的菜放到碗里,“人家爸说,家里不缺这碗饭,女孩子就在家里能自在几年,嫁人了就不能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想着多留两年,谁给说媒都不让。”

钱明菲喜欢这样的家庭,“看得出来,家里重视,这是个受宠的姑娘,不过嫁人也不是今天说明天就嫁的,可以先处对象,定亲后等两年再结婚呀。”

“哎,现在家家都不富裕,男方恨不得看对眼就赶紧定亲把人娶回家,省了婚前四节的节礼。我倒没这么着急,要不是建国要上大学,我还想等着一年半载人家许嫁的时候到她家提亲试试呢。”大姨切完菜,拿出自己带的食材,都摆放好,她在家里该泡的,该切的都弄好了,直接上灶炒就行。

“哟,原来是你儿媳妇人选呀,看来这姑娘真是不差,咱建国现在上大学,毕业后说不定能找个大学生媳妇。”钱明菲笑着说。

刘大姨眉开眼笑地,“那感情好,我可盼着这一天呢。”

“他大姨,你再看看认识的有没合适的,帮着张罗张罗。”钱明菲还是惦记侄子的事。

刘大姨一拍手,“放心吧,回去我问问,有合适的告诉你。”

接着刘大姨转了话题,聊起了回老家的事情,他们家每年都要回去的,老家还有杨姨父的亲伯父、亲叔在,更别提那些兄弟姐妹了,总要去拜年的,不过往常少有住两三天的,都是当天去转天回来,这次有三个大学生一同回去,显得格外不同,村子里鞭炮都多放了两挂。

刘大姨手舞足蹈地描述了老家人的反应,“嫂子,你是不知道,我这次可是扬眉吐气了,俩大学生,哎呀,村里的人都围着我,就像那,那什么,对,众星捧月,我还挺享受这种感觉的,多来两次才好呢。”

钱明菲听着这话,噗呲乐了,“他大姨,你说这话不假,自从明岳和群群考上大学的消息传出去,别人看我们的眼神整个都变了。你也知道,以前因为被举报的事,我们都是低头走路,唯恐惹人闲话,现在可不一样,见着以前的街坊邻居,我可是挺胸抬头,雄赳赳气昂昂的。”

“这是怎么了,你要去打仗咋地?”李阿姨笑着走进来。

“嫂子来了,”钱明菲迎上去,接过李阿姨手里的篮子,里面李阿姨带过来半只鸡,还有一包点心。

“李嫂子,你来了,有时间没见了。”刘大姨站起来跟李阿姨打招呼,找了个板凳让她坐到灶火前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