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都出去了,张明岳起身也要走,“刘明哥,消息我也通知到了,我还得送表弟回去,他明天还上课呢,我明天早上到工厂那里看看,要是有新消息一定告诉你们。”
刘明没有勉强,“那行,明岳,咱哥俩就不客气了。建国小兄弟,再次感谢你大晚上专门来给我们送信,今天晚了,改日一定登门道谢。”
“不用,不用,我就是跑腿的,你们要谢就谢明秀吧。”建国一个劲儿推辞。
刘明起身,“走,我送送你们。”
刘明送到门口,开口问:“明岳,明天你会去考试吗?”
张明岳没有犹豫,“不去了,我已经得到卫生所的名额,就不跟大家抢了,再说,我还是喜欢做医生。”
说完带着建国就走,骑着自行车回县城了。
第二天,天色还早,张明岳先到了五金厂,门口已经站了十几个人,看来得到消息的还是不少的。
他又去纱厂、玻璃厂转了转,听了听消息,心里有了底,就到王家庄至县城的必经之路等着。
没等多少时间,就隐约看见有人骑着自行车来,近了一看,是柳河后面带着刘明,紧跟着的一辆是王伟带着王刚,另一辆上分别是秦家人和李家人,张明岳赶紧迎上去,“刘明哥,柳河,你们来了。”
柳河他们也看见了张明岳,骑车到他跟前停下,互相打了招呼,刘明上前关心说:“明岳,你等很久了吧。”
张明岳回说:“我也刚到,其他人呢。”
刘明说他们是打前站的,其他人都跟着骡车过来,有四十多号人,又问了张明岳有没有新情况。
张明岳给他们介绍,“我已经在纱厂,五金厂,玻璃厂转了转,打听过了。纱厂招人最多,招七十个人,不过里面女工就招五十个;五金厂招五十个人,男工占四十个;玻璃厂招人最少,就招二十个人,都是男工。三个厂考试都是两个小时,九点到十一点。据说每个厂的考题都不一样。”
刘明他们听过心里有谱了,他们要在这里等着其他人过来,商量完了再分别去各个工厂。
张明岳自觉能做的已经做到了,没等其他人,就托词亲戚家有事先走了。
刘明他们等到大部队过来,跟他们说了情况,女同志都说要去纱厂应聘,男同志除了个别去纱厂和玻璃厂外,都聚集到了五金厂。
等大家亮出了自己的意愿,自动分成三组,就向工厂出发了。
到十一点,三个工厂的钟声同时敲响,不管做完没做完的,都得停下笔,卷子全部收走,要求他们尽快离厂,三天后到厂门口看录取名单。
王家庄大队的人又聚到了一起,里面有兴奋的,有平静的,还有沮丧的,不管怎么说,前期该努力地该做地已经做完,只静等结果了。
第三天,又是他们六个打前站的来县城看结果,三个厂都转了一遍,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知青里面被录取四个人,刘明和柳河被五金厂录取,刘明还是排在第一名的;王思雨和钱芳莉被纱厂录取,其他人都落榜了。
村子里有五个人被录取,来的四个人都没在名单里,倒是其他的两个王家人,两个李家人,一个秦家人榜上有名,有男有女,倒是都没有落空。
张明岳现在得偿所愿,心情非常不错,特意感谢了刘明为他说话。
刘明回说:“这有什么,我说的也是事实不是。以前我还觉得遗憾,你学过医,再不济也有基础,能到卫生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张明岳连连点头,“我也这么觉得,这段时间我把以前祖父教得都记在本子上,没事儿的时候就翻翻,想起来不少。”
刘明一脸赞同,“这很不错,到时候医院培训的时候好好学,我相信你一定没问题的。要是我们生病了可就找你看了。”
“呸呸呸,刘明哥,有你这么盼着自己有病的吗?我呀,宁愿这辈子都不用找他。”柳河强烈抗议刘明的说法。
“哎,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呢,要是不舒服还是赶紧看医生,可不能讳疾忌医。”姚小丽力挺刘明的话。
其他人有同意柳河说的,有赞同姚小丽说的,乐乐呵呵地就过去了。
因着还有几天时间,张明岳倒是不着急,慢慢地整理东西,他已经打听好了,医院统一住宿,到时候听从安排就是了。
晚上,张明岳挑灯看书,他想在培训前多看看,列出不明白的到时候好请教人,正看得入神,突然隔壁响起了啪啪敲门声。
张明岳想着有人找李大娘,低下头重新看书,可耳朵边却隐约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连忙出屋看看。
果然,刚到院子里,就听李大娘说:“张知青,有人找你,开开门。”
张明岳答应一声,心里疑惑这个点谁来找他呀,还不知道他住哪边,就边开门边问:“谁呀。”
外面人回答:“表哥,是我。”
门开了,外面站着刘大姨家大表弟,建国。
张明岳一看着急了,“建国,你怎么过来了,是不是家里出事了,外公怎么”
建国打断张明岳的话,“表哥,没事,舅姥爷和明秀都没事,我家也没事,我来是县城招工的事。”
张明岳一听,连忙把建国让进屋,给他倒了碗水,还特意加了白糖,“你先喝口水,慢慢说,县城招工怎么了?”
建国真是渴了,一口气喝光了碗里的水才开始说话,原来他是替明秀过来的。
明秀之前来村里住,跟姚小丽她们处的都不错,知道她们都盼着县城招工,每天下班了都特意去厂区门口看看。
今天下班也不例外,先到纱厂,发现有不少人围在门口,就赶紧去看,果然,招工告示已经贴出来了。再一看,不得了,明天上午九点就要考试。
又去了五金厂,玻璃厂,都贴了告示,应该是商量好的,也是明天上午九点考试。
明秀赶忙回到家跟外公说了这事儿,说不知道队上得到消息没有,要是没有,这次可就全错过了,还说她想过来通知张明岳。
老爷子也觉得招工是重要的事,说一声比较好,可眼见天要黑,哪儿放心让她来,就去了刘大姨家想让姨夫跑一趟。
赶巧,姨夫今天值班没回来,最后,是建国自告奋勇来报信,他是听了明秀的描述摸索着过来的,大致路没错,就是拍门拍错了。
张明岳想起今天没有听到任何人提及县城招工的事情,要是有信儿,队里早就闹得沸沸扬扬了,那还会这么安静,应该是招工告示贴晚了,老韩头回来得早就没看见。